[实用新型]一种压密注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3941.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祝峻;赵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密注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密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灌注桩作为一种桩基础形 式以其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在道路、 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领域,由于混凝土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 在实际施工中,影响其施工质量因素较多而且不易控制,桩身质量不 能完全得到保证,往往部分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存在或轻或重的缺陷, 表现为夹沙、夹泥、桩身轻微断裂或混凝土离析及疏松等,而这些质 量缺陷必须及时得到有效修复,才能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因此,针对 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压密注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 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的压密注 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密注浆 结构,至少包括桩体、芯孔、缺陷部位、注浆管、排水管和注浆机; 所述桩体设置在整体的左侧下半部,并且将芯孔、缺陷部位、注浆管、 排水管包裹在内部;所述注浆机设置在整体的右半部上侧,并且与桩 体之间通过注浆管连接;所述缺陷部位设置在桩体的下半部;所述注 浆管设置在注浆机与桩体的上半部之间;所述芯孔设置在桩体的上半 部,并且嵌入缺陷部位内部;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桩体的上部,并且嵌 入桩体、桩体顶部上侧有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缺陷部位高压注入浆液, 利用浆液挤密填充补强桩身缺陷部位;所述注浆机用带有阀门的连接 头先连接注浆管,再将连接注浆机的橡皮管连接至接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芯孔采用钻孔取 芯,钻孔取芯,在钻孔过程中,用经纬仪不停地对钻机主轴进行垂直 度校正,保证垂直进取芯工作结束后,清洗芯孔,确认终孔深度达到 该桩取芯深度要求,所述缺陷部位高压注入浆液,利用浆液挤密填充 补强桩身缺陷部位,能切实地解决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问题,并且 施工安全简便,修复加固速度快,影响工期较少,所述注浆机用带有 阀门的连接头先连接注浆管,再将连接注浆机的橡皮管连接至接头 上,能适用不同深度的桩身缺陷修复,基本上不受场地限制,能够减 少桩身缺陷修复加固费用的支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浆管内部示意图;
其中:1、桩体,2、芯孔,3、缺陷部位,4、注浆管,5、排水 管,6、注浆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压密注浆结构,至少 包括桩体1、芯孔2、缺陷部位3、注浆管4、排水管5和注浆机6; 所述桩体1设置在整体的左侧下半部,并且将芯孔2、缺陷部位3、 注浆管4、排水管5包裹在内部;所述注浆机6设置在整体的右半部 上侧,并且与桩体1之间通过注浆管4连接;所述缺陷部位3设置在 桩体1的下半部;所述注浆管4设置在注浆机6与桩体1的上半部之 间;所述芯孔2设置在桩体1的上半部,并且嵌入缺陷部位3内部; 所述排水管5设置在桩体1的上部,并且嵌入桩体1、桩体1顶部上 侧有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缺陷部位3高压注入浆 液,利用浆液挤密填充补强桩身缺陷部位3;所述注浆机6用带有阀 门的连接头先连接注浆管4,再将连接注浆机6的橡皮管连接至接头 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3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