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蒸汽联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4229.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赟;杨劲;马雪松;邓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3/10 | 分类号: | F01K23/10;F02C7/224;F02C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蒸汽 联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运行工况是根据其负荷状态实时调整的,由于负荷的变化,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往往不能满负荷发电,低负荷时燃气蒸汽联合系统效率相对较低。
目前提高蒸汽循环效率主要途径为增加蒸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从而提高蒸汽轮机的做功效率,然而,选择更高压力和更高温度的蒸汽轮机和余热锅炉,大幅度增加了电厂初投资,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新建机组还是老机组改造,都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热效率高,设备造价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料机组,所述燃料机组包括燃料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所述余热烟道上设有抽气口;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料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抽气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为烟气排放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燃料源或空气源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轮机的燃料进口或空气进口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预热换热器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料轮机的空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所述燃料轮机的燃料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余热烟道通过所述抽气口进入所述预热换热器的烟气温度为90℃至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还设有凝汽器,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抽水口,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补水口;其中,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口、所述补水口对接,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对接,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还设有至少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所述蒸汽循环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在所述余热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抽气口位于最末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的上游、或者所述抽气口与最末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烟道的出口还设有余热烟囱,所述余热烟囱上设有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气口对接。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料和空气进入燃料轮机中燃烧做功,做功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余热烟道,并且对余热锅炉内的给水进行加热,给水加热后成为水蒸气,水蒸气进入蒸汽轮机做功;余热锅炉的余热烟道内的烟气通过余热烟道上的抽气口进入预热换热器,烟气进入预热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内,并且加热第二换热通道内的燃料或空气,升温后的燃料或空气进入燃料轮机燃烧做功,烟气被降温,被降温的烟气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燃料轮机空气入口处空气的温度或燃料入口处燃料的温度,调节流量控制阀,控制从余热烟道内进入预热换热器的烟气流量,从而控制进入燃料轮机的燃料或空气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烟气进入预热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内,并且加热第二换热通道内燃料或空气,升温后的燃料或空气进入燃料轮机燃烧做功。预热换热器使燃料或空气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了燃料轮机做功后的排烟温度。同时,增加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流量,使其与燃料轮机排放的更高温度的烟气换热得到更大的蒸汽量,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此时的蒸汽维持原来蒸汽压力和温度基本不变,这些更多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获得更大的出力,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并且,从余热烟道内抽取的高温烟气在预热换热器中被降温后排出,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另一方面,预热换热器不改变蒸汽循环回路的蒸汽运行参数,不需要采用耐温耐压性更好的材料,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大幅提高整个系统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隙调节器、滚柱指轮从动件以及气门机构或者发动机
- 下一篇:车用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