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及实体金融卡的简易本人认证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00606.8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盛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NF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何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移动 通信 终端 实体 金融 简易 本人 认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认证系统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 端及实体金融卡的简易本人认证系统及方法,根据所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及实体 金融卡的简易本人认证系统及方法,利用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讯 (NFC)并借助用户持有的金融卡的直接接触或近距离非接触(下面简称“非接 触”)的面对面卡认证和金融卡的唯一标识符(UID)及个人识别码(PIN)来 能够防止卡信息泄露,提高本人认证的安全性,简易执行本人认证。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随时随地可以与有线无线通信 网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营造了普适计算环境。
如上,伴随泛在计算环境的营造,将离线执行的许多事情都正在线实现。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网上银行及移动银行,公共机关发放户口簿副本,在网上购 物中心等进行在线支付等。
但为了在线进行某种行为,需要判断进行其行为的主体是否正当的主体。
因此,为确认上述主体,即,为确认主体是否用户本人而需要进行本人 认证,从而,正在开发并适用各种本人认证方式。这些本人认证方式可包括基于 知识的认证方式、基于生体的认证方式及基于持有的认证方式等。
所述基于知识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个人识别码(PIN) 认证方式及网络个人识别码(i-PIN)认证方式等。
另外,所述基于生体的认证方式包括利用指纹、语音、虹膜及静脉识别 的认证方式。
所述基于持有的认证方式包括一次性密码(OTP)认证方式、利用称为手 机、便捷式电话及智能手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MS批准号码认证方式及ARS认 证方式等。
其中,最普遍适用的是安全性较高的基于持有的认证方式。但在ARS认 证方式的情况下,在进行认证时有将认为用户持有的有线无线电话盗用的可能 性,在OTP认证方式的情况下,若发生丢失时有盗用OTP的可能性,而在利用 移动通信终端的SMS认证方式的情况下,也有因黑客侵入存储器而批准号码泄 露的可能性。
因此,存在开发安全性更高且能够简易执行认证的认证方式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及实体金融卡的简易本人 认证系统及方法,根据所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及实体金融卡的简易本人认证系统 及方法,为了在线非面对面本人认证,利用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讯 (NFC)并借助用户持有的金融卡的非接触面对面卡认证,金融卡的唯一识别信 息(UID)及个人识别码(PIN)来防止泄露卡信息,提高本人认证的安全性, 并且,能够简执行易本人认证。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认证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接受包含金融卡的 UID及第一卡信息和所述金融卡用户有关的第一个人信息的认证请求信号;判断 通过产生的所述UID识别的用户是否事前注册的用户;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未注 册时,基于所述UID及所述第一卡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和注册;及当所述 判断结果为已注册时,基于所述UID,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终端的认证方法可包括如下步 骤:从实体金融卡以接触或非接触方式获取UID及第一卡信息;获取包含所述 金融卡的用户姓名的第一个人信息;发送包含所述第一个人信息、所述UID及 所述第一卡信息的认证请求信号;作为对发送的所述认证请求信号的响应,接受 已注册通知信号或未注册通知信号;当接受所述未注册通知信号时,执行未注册 用户认证程序;及当接受所述已注册通知信号时,执行已注册用户认证程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认证服务器可包括:认证请求处理单 元,接受包含金融卡的UID及第一卡信息和所述金融卡的用户的第一个人信息 的认证请求信号,判断通过产生的所述UID识别的用户是否已注册的用户;未 注册用户认证单元,当所述认证处理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未注册时,基于所述第一 个人信息、所述UID及所述第一卡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及已注册用户 认证单元,当所述认证处理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已注册时,基于所述第一个人信息 及所述UID,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NFC株式会社,未经韩国NF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0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社交媒体的推荐
- 下一篇:利用旋转应用交易计数器进行安全支付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