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臂安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0650.9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白银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臂(trailingarm)安装部结构,该拖臂安装部结构用于将车辆后部的扭力梁式后悬架(torsionbeamtyperearsuspension)的拖臂可摆动地安装至车辆。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后悬架是车辆悬架的一种形式。在扭力梁式后悬架中,拖臂布置在扭力梁(还称作“横梁(crossbeam)”)的左侧和右侧,该扭力梁在车辆后部的地板的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通过将拖臂安装至车辆后部,扭力梁式后悬架由车辆后部可摆动地支撑(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1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车辆中,从扭力梁作用至拖臂安装位置的弯曲载荷和扭曲载荷大于作用于其它位置的载荷。因此,拖臂安装位置处需要高的刚性,以便确保操作稳定性和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此外,由于在路上行进期间振动会从后轮胎传递至拖臂,所以拖臂中内装有用于减震的衬套。为了使衬套有效地起作用,在拖臂安装位置处局部地需要高的刚性。
利用如专利文献1中那样在拖臂安装位置处设置增强构件(加强件)的方法,提高了该安装位置处的刚性。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说明的增强构件为仅通过使板状构件弯曲而获得的构件,所以不大可能使增强构件自身得到高的刚性,也就不大可能使拖臂安装位置得到高的刚性。此外,利用使增强构件分别与内侧支撑壁的纵面和后框架的纵面接合的构造,存在对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不足的可能性。
作为进一步提高如专利文献1所说明的结构中的拖臂安装位置处的刚性的方法,可以在该安装位置附近新添加增强用构件。然而,尽管提高了拖臂安装位置处的刚性,但是该方法由于添加了新构件而会导致车重增加和成本增大。增加待用在拖臂安装位置处的构件的厚度能够提高刚性,但是也会导致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大。
鉴于这些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臂安装部结构,利用该拖臂安装部结构,能够在抑制车重增加和成本增大的同时,在拖臂安装位置处获得高的刚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典型构造的拖臂安装部结构为用于将车辆后部的扭力梁式后悬架的拖臂可摆动地安装至车辆的拖臂安装部结构,所述拖臂安装部结构包括:纵梁,其布置在构成车辆后部的地板的后地板面板的下方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身门槛,其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外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支架,其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沿着所述车身门槛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纵面向下延伸且在该车身门槛的后端附近安装于该纵梁,将作为所述拖臂的摆动轴的螺栓穿过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拖臂,其中,所述纵梁的下表面位于高于所述车身门槛的下表面的位置,所述拖臂安装部结构还包括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车辆内侧的表面,所述增强构件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车身门槛的下表面,所述增强构件连结所述纵梁的下表面和所述车身门槛的下表面,并且所述增强构件包括平面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平面部具有由所述纵梁的下表面、所述车身门槛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纵面以及连接该纵梁的下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和该车身门槛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纵面的下端的线段或弧围绕的区域。
利用上述构造,增强构件除了安装于支架以外,还安装于作为车体结构构件的纵梁和车身门槛,因而能够有利地将作用于支架的载荷分散至整个车体。这能够提高增强效果并抑制支架的变形。即,能够提高拖臂安装位置处的刚性。特别地,在上述构造中,增强构件沿车辆高度方向安装于支架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安装于纵梁和车身门槛。这能够提高对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
而且,在上述构造中,增强构件除了包括从纵梁的下表面沿着支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纵面延伸的表面以外,还包括平面部。由此,增强构件具有三维形状,因而与传统的单纯的板状构件相比,能够提供较高的对于载荷的刚性。以这种方式,在上述构造中,能够由于增强构件的接合位置和增强构件的形状改变(添加了平面部)而获得以上效果。因此,能够在抑制车重增加和成本增大的同时,在拖臂安装位置处获得高的刚性。
优选地,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增强构件中的对所述螺栓进行支撑的支撑点位于所述区域内。根据该构造,从车辆前方观察时,螺栓支撑点位于由平面部增强的区域内。这能够提高拖臂施加的载荷在支架中最为集中的螺栓支撑点附近的刚性,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载荷引起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0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框架竹结构风情民宅
- 下一篇:坡屋面防水保温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