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及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0718.3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0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丰;早味宏;胜又茂彰;平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7/56 | 分类号: | H01B17/56;H01B7/08;H01B7/17;H01B7/295;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张苏娜,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传输 柔性 扁平 电缆 多层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以及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机器内部配线用的电线,使用了多芯平型柔性扁平电缆。该柔性扁平电缆通过将多根带状导体并列地夹在2片绝缘性树脂片材之间,并通过热层压工序等加压加热工序使其一体化,从而制造。
特别是在数码设备等中,为了传输数字信号使用了柔性扁平电缆。在传输数字信号时,优选遮断来自外部的电磁噪声。于是,常常使用在树脂片材的外面层积有导电性屏蔽层的柔性扁平电缆。另外,为了正确地传输高频信号,需要在回路等和柔性扁平电缆之间整合特性阻抗。
为此,提出了通过在以聚酯为主要成分的绝缘性树脂片材和屏蔽层之间插入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的低介电常数层,来增大导体和屏蔽层之间的特性阻抗(参见特开2008-047505号公报)。
另外,还提出了通过在绝缘树脂制的膜上层积接合于导体上的发泡树脂制的接合剂层,从而增大特性阻抗的柔性扁平电缆用树脂片材(绝缘带)(特开2008-251261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047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251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柔性扁平电缆要求阻燃性,因此扁平电缆用树脂片材需要包含阻燃剂。为此,在如特开2008-047505号公报所公开的传统柔性扁平电缆用树脂片材的构成中,由于配置于导体周围的树脂含有阻燃材料,因此不能充分降低介电常数,从而在传输高频信号时会产生介电损耗。
另外,在特开2008-251261号公报的构成中,导体附近的树脂的气泡由于扁平电缆形成时的热压接或扁平电缆使用时的弯曲而破碎,从而导体附近的树脂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因此不易调整扁平电缆的特性阻抗。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需的特性阻抗且能够形成介电损耗少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以及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为,一种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其层积在以预定图案配设的导体层与层积于该导体层的至少一个外面侧的屏蔽层之间,该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具有基膜、层积在该基膜的内面侧且含有阻燃剂的阻燃层、以及层积在该阻燃层的内面侧且不含阻燃剂的导体围绕层。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中,由于导体层周围的导体围绕层的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正切低并且恒定,因此可以形成具有所需特性阻抗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且可以降低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的介电损耗。
附图简要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图2是具有图1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图3是与图2不同的实施方案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的 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其层积在以预定图案配设的导体层与层积于该导体层的至少一个外面侧的屏蔽层之间,该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具有基膜、层积在该基膜的内面侧且含有阻燃剂的阻燃层、以及层积在该阻燃层的内面侧且不含阻燃剂的导体围绕层。
当在导体层的外面侧层积该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从而形成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时,由于与导体层邻接的导体围绕层不含阻燃剂,因此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正切大致均一,可以容易地将所形成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的特性阻抗调整为所期望的值。另外,在该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用多层树脂片材中,如上所述由于导体围绕层不含阻燃剂,因此该层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正切小。由此,能够缩短导体层和屏蔽层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变薄,同时在所形成的高速传输柔性扁平电缆中的导体层传输高频信号的情况下,介电损耗也不会变大。
作为上述阻燃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300μm以下。像这样,通过将阻燃层的平均厚度设为上述范围,可以确保充分的阻燃性和充分的可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0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