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1672.7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村瀬祐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白银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两个构件以字母T形接合的接合构造。
背景技术
在以字母T形接合的构造中例如存在接合用于形成汽车骨架的构件的构造。例如纵梁和横梁之间的接合部成为字母T形的接合构造。
纵梁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构件,横梁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对于这些构件之间的结合,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侧车架(纵梁)和横梁通过铸造等构成为一体的例子。由侧车架和横梁构成字母T形。通过在该字母T形的部分设置肋,提高了该字母T形的部分的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21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纵梁和横梁的字母T形的接合部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通过像该文献所公开的那样设置肋,能够加强字母T形状部的刚性。另一方面,这些骨架构件存在出于车身的轻量化等的目的从而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构成的形态。这些构件利用熔接等(包括粘接、超声波熔接、振动熔接等。)接合。
在上述文献所公开的肋构造的例子中,难以构成为在将独立的构件相互接合时加强各构件的接合部分。此外,并不限定于车身的骨架构件,在提高将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构件相互以字母T形接合的情况下的接合强度、刚性时,有时难以应用上述例子。
树脂材料与铁、铝等金属材料相比比重较小,但机械特性较差。相对于此,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是利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补充该机械特性的材料。由于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与通常的树脂材料相比成本较高,因此,寻求在抑制使用的量的同时满足要求性能等。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构造,在该接合构造中,针对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构件以字母T形接合的构造,能够提高相对于扭转载荷的刚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合构造具有:第1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第1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以及第2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所述第2构件连接到所述第1构件,在所述第1构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1主面和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主面垂直的侧壁面,所述第1构件具有字母L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构件设有邻接于所述第1主面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2主面的所述第1方向两侧设有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2主面垂直的纵壁面,所述第2构件具有日文片假名コ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主面的第2方向端设有与所述第1主面接触的凸缘,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凸缘通过至少1个接合部接合,由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构成字母T形状的接合构造,在该接合构造中,在所述第1主面的背面设有至少1个长肋,所述长肋在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并重叠于所述接合部,所述长肋构成为沿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自所述背面离开的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2主面和所述纵壁面的背面设有内侧肋,该内侧肋形成为沿着所述日文片假名コ形的横截面形状,该内侧肋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第1构件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凸缘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所述长肋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凸缘的长度方向端和所述第1主面的交界处。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背面至少有两个所述接合部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并隔有间隔,所述长肋分别重叠于每个所述接合部,并且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并隔有间隔。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肋是两张板材交叉构成字母X状的字母X状肋,由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纵壁面构成角部,所述字母X状肋与所述角部邻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合部配置在如下的延长线上,该延长线是自所述字母X状肋的离所述第1构件较近一侧的端部,沿着以字母X状交叉的交叉方向,朝向所述第1构件延长时的延长线。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接头组件
- 下一篇:用于运行车辆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