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虫驱避剂和昆虫驱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1818.8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川上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研香料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31/04 | 分类号: | A01N31/04;A01N27/00;A01N31/06;A01N35/06;A01N45/02;A01P17/00 |
代理公司: | 11322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驱避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有害昆虫具有高驱避效果、持续性优异、而且对人畜及农作物等毒性更低、也不会有土壤污染、能够简便使用的昆虫驱避剂、以及昆虫驱避方法。以选自环状单萜醇类中的化合物和/或选自环状单萜酮类中的化合物、以及选自环状倍半萜类中的化合物的分别至少一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有效成分,将其直接、或者渗透于适当的载体、或者与载体混合并添加适当添加剂,制成固形剂、油剂(液剤)、乳剂、水合剂、糊剂、凝胶剂、气雾剂、微胶囊剂等剂型的驱避剂,以喷雾、散布、涂布、挥发、或烟熏的任一方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蟑螂、苍蝇(家蝇、果蝇、蛾蝇等)、蚊子、蚋、 虻等有害昆虫的驱避剂、以及驱避方法。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驱避剂、以及使用其的驱避方 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环状单萜醇类中的化合物和/或选自环状单 萜酮类中的化合物、以及选自环状倍半萜类中的化合物的分别至少一 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有效成分。
背景技术
蟑螂、苍蝇(家蝇、果蝇、蛾蝇等)、蚊子、蚋、虻等有害昆虫不 仅会叮咬人、令人感觉不快以外,还存在成为病原菌的媒介等的问题, 期待能将其防除。
针对这些有害昆虫提出有多种杀虫剂,由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 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具有优异的杀虫能力、并且廉价,因而 目前多被采用。但是,这些杀虫剂会直接影响人体,或附着于食品、 农产品上,进而有由于残留于土壤等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等的担忧, 还带来处理因杀虫剂死掉的昆虫而衍生的麻烦。
由此,对驱避剂的要求也大,例如,一直以来对蚊子、蚋、苍蝇 类等的飞行害虫,通常利用将含有避蚊胺(DEET)(N,N-二乙基-间甲 苯酰胺)的驱避剂涂布于皮肤表面的方法,但由于避蚊胺具有独特的 异臭,且挥发性有点低,因而无法期待充分的空间驱避效果。
为了改善异臭,还提出有降低了避蚊胺浓度的人体用害虫驱避组 合物(专利文献1),但效果的持续性尚难说足够。
另外,作为驱避成分,提出了几种利用挥发性的天然精油或其组 成成分的驱避剂。已知有例如:含有分子中具有异丙基等特定基团的 单类萜的蟑螂驱避剂(专利文献2);以柠檬烯作为有效成分的苍蝇及 蚊子的驱避剂(专利文献3)等,但其驱避效果不充分,效果的持续性 也不能令人满意。进一步,为了改善驱避效果,也提出有使用特定类 萜化合物的改性物(专利文献4)、或并用多种成分,已知有例如:并 用特定类萜化合物单体和/或这些的低聚物或低共聚齐聚物与这些类萜 单体和选自酚类、苯乙烯类、乙烯类、马来酸类单体中的化合物的低 共聚齐聚物而成的有害动物驱避组合物(专利文献5)等,这些必须进行成分的化学合成,在成分制备时颇费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71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3-860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2-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19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288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能够简便使用、与现有的昆虫驱避剂相比驱避效果高、持续性优异、 而且对人畜及农作物等毒性更低、也不会有土壤污染的昆虫驱避剂, 以及使用其的昆虫驱避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研香料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理研香料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