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状态检测装置以及轮胎状态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1999.4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辻田泰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岐阜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状态 检测 装置 以及 监视 | ||
一种轮胎状态检测装置,具备:状态检测部,其对相对应的轮胎的状态进行检测;发送部,其向具有接收侧控制部的接收器发送包括与轮胎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信号,该接收侧控制部根据信号的接收强度来确定轮胎状态检测装置所设置的车轮的位置;以及发送侧控制部,其使发送部进行信号的发送。发送侧控制部从发送部向接收器发送用于使接收侧控制部进行轮胎状态检测装置的位置确定的位置检测信号以及在发送位置检测信号之前被发送且指示接收侧控制部开始取得接收强度的指示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轮胎的状态进行检测的轮胎状态检测装置以及轮胎状态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驾驶者在车内能够确认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轮胎的状态的装置,已公开了一种无线方式的轮胎状态监视装置。轮胎状态监视装置具备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轮上的多个发送器以及搭载于车辆的车体上的接收器。各个发送器对相对应的轮胎的状态、即轮胎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检测,将包括表示检测出的轮胎的状态的数据的信号无线发送。另一方面,接收器通过接收天线来接收从各个发送器发送的信号,并根据需要在设置于车内的显示器上显示与轮胎状态相关的信息。
在如上述的轮胎状态监视装置中,优选能够在接收器中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从设置在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上的发送器发送的信号,换句话来讲,判断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的车轮的位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轮胎状态监视装置中,发送器分别安装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车轮上。发送器具有对轮胎的气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将与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轮胎的气压相关的信息包含于信号(电波)而发送的发送电路。并且,在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以从各个发送器的距离均不同的方式配置的接收天线。接收器具有对信号的接收强度(RSSI值)进行测量的接收电路以及输出由接收电路测量出的接收强度的接收侧控制部。从发送器发送的信号衰减直到到达接收天线,越是从远离接收天线的发送器发送的信号,由接收器接收时的信号的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即RSSI值就越弱。接收侧控制部基于从发送器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车轮的位置。例如,接收器能够确定接收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的顺序是发送了该信号的发送器与接收天线的距离近的顺序。并且,接收器能够由各个发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发送器所设置的车轮的位置。
接收侧控制部由从发送器发送的信号所包含的与轮胎的气压相关的信息来掌握各个轮胎的气压。并且,接收侧控制部在轮胎的气压产生异常时对驾驶者进行报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接收器上,接收侧控制部进行由接收电路测量出的接收强度的取得和与轮胎气压相关的信息的取得。因此,接收侧控制部的负荷变大,所以可能会有不能取得与轮胎气压相关的信息等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够减轻接收侧控制部的负荷的轮胎状态检测装置以及轮胎状态监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轮胎状态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设置于车辆上的多个车轮上,并对轮胎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所述轮胎状态检测装置具备:状态检测部,其对相对应的所述轮胎的状态进行检测;发送部,其向具有接收侧控制部的接收器发送包括与所述轮胎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信号,该接收侧控制部根据信号的接收强度来确定所述轮胎状态检测装置所设置的所述车轮的位置;以及发送侧控制部,其使所述发送部进行信号的发送,所述发送侧控制部从所述发送部向所述接收器发送用于使所述接收侧控制部进行所述轮胎状态检测装置的位置确定的位置检测信号以及在发送所述位置检测信号之前被发送且指示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开始取得所述接收强度的指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