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3448.1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8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小木曾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9B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模型(人体模型)。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软性内窥镜等的操作训练、软性内窥镜等的性能评价等中使用的内窥镜用模型(人体模型)。
本申请基于2014年7月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137726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软性内窥镜等的操作训练、软性内窥镜等的性能评价等中,使用了模仿人类的脏器而形成的内窥镜用模型。这种内窥镜用模型也被用于各种内窥镜操作的训练中。但是,在内窥镜的粘膜剥离、缝合等手法的训练中,由于需要使用真实的脏器组织,因此更常见的是使用猪、牛等的内脏组织的切片来构成至少进行手法的部分。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内窥镜用切开剥离术模型,其包括具有预定的脏器的形状的模拟脏器和能够固定粘膜组织的框状构件。框状构件嵌入于在模拟脏器设置的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62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内窥镜用模型中,有时通过预先准备多个固定了粘膜组织的框状构件,并依次进行更换,从而连续地进行训练等。在该情况下,若预先减小安装于框状构件的组织片的大小,则能够利用同一动物个体制成许多组织片,安装于内窥镜用模型的组织的均匀性提高,故而优选。
但是,为了提高均匀性而使组织片越来越小,框状构件相对于组织片相对变大。其结果,在组织片的周围以较高的比例配置有硬质的材料,有时作用于组织的张力(tension)、组织的基于张力的举动与生物体的张力、组织的举动相背离。若内窥镜用模型中的组织的举动与生物体中的组织的举动相背离,则存在有难以在与实际上在生物体中进行的手法接近的条件下进行训练等这样的问题。
结合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组织的均匀性和再现与实际上在生物体中进行的手法接近的条件的内窥镜用模型(人体模型)。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内窥镜用模型具有组织保持部,该组织保持部包括:硬质的第一构件,其具有通孔并形成为框状;以及第二构件,其由比所述第一构件的材料柔软且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为片状,该第二构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窗部并安装于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以组织片与所述窗部重叠的方式进行安装,并且在弹性变形且作用有张力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第一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模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构件构成为在柔软性上具有各向异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模型中,也可以是,以所述窗部整体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第二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用模型,能够同时实现组织的均匀性和再现与实际上在生物体中进行的手法接近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模型的图。
图2是所述组织保持部的仰视图。
图3是分解表示所述内窥镜用模型的组织保持部的图。
图4是变形例中的组织保持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模型中的第二构件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模型的变形例中的第二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模型1的图。内窥镜用模型1是模仿人类的胃的模型。内窥镜用模型1包括模仿胃而形成的基本形状部10和拆装于基本形状部10的组织保持部20。
基本形状部10根据成为内窥镜、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训练、性能评价(以下,称作“训练等”)的对象的管状脏器、管状器官等适当地设定其形状、材质等而形成。在基本形状部10上设有与内部空间相连通的安装孔11。在安装孔11的周缘部安装有供组织保持部20拆装的硬质的固定框12。固定框12的形状形成为与组织保持部20的形状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3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