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烹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6757.4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0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宏;大槻裕一;山下诚一;福井干男;神谷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来烹调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被加热物进行基于微波的加热(以下,称作微波加热)的加热烹调器中,除了可实施微波加热之外,还能够实施烤架模式(Grill mode)和对流模式(C接通vecti接通mode)(例如,专利文献1)。
烤架模式指的是通过使用加热器的辐射加热对被加热物进行烹调的方式,对流模式指的是使用风扇使被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产生对流,从而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烹调的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41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谋求能够对被加热物更快地均匀加热。尤其谋求对包含被加热物的下表面等的被加热物整体更快地均匀加热。本公开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快地对被加热物均匀加热的加热烹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以及对流装置,其设置于加热室的里壁的后方,通过设置于加热室的里壁的吸入口和吹出口而与加热室连通,生成热风并供给至加热室。
对流装置具有循环风扇、对流加热器、第1导风件和第2导风件。循环风扇将加热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对流装置,并将被吸入的空气从吹出口送出到加热室。对流加热器设置于循环风扇的前方,对被吸入对流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
第1导风件被设置为包围对流加热器,将被吸入对流装置的空气引导至对流加热器。第2导风件被设置为包围循环风扇和第1导风件,将被对流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引导至吹出口。
第2导风件的一部分与第1导风件相接,第2导风件的另一部分与第1导风件隔开。
根据本公开,能够更快地对被加热物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纵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室的里壁的主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热风生成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图7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热风生成机构中包含的对流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循环风扇的立体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导风件的立体图。
图14A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导风件的立体图。
图14B是在图14A省略了第1、第2风向板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室内的循环流的图。
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加热运转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和波导管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逆变器、波导管和冷却风扇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逆变器、波导管和冷却风扇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2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23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24是图21的E部放大图。
图25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Hinge)结构的侧视图。
图26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7A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7B是图27A的G部放大图。
图28A是沿图25的28A-28A线的剖视图。
图28B是图28A的H部放大图。
图29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
图3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加热烹调器的磁控管、逆变器和波导管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31是第2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6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