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7805.1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0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裕贵;安井健;樋口英生;河村惠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能够安装动力单元的左右的前侧车架进行了改进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等普通的车辆在车身的前部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从仪表板下面板向车身前方延伸,能够安装发动机单元等动力单元。
左右的前侧车架能够通过从前方作用于该车身前端的碰撞载荷(正面碰撞荷载)而塑性变形。此时,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而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对此,谋求提高对位于该仪表板下面板之后的车室内的乘员的保护性能。为了提高该对乘员的保护性能而抑制该仪表板下面板向车室内变形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技术,从专利文献1至5得以公知。
关于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发动机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凹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发动机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发动机吸收。
关于在专利文献2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动力单元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该动力单元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上。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凹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动力单元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动力单元吸收。
在专利文献3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与上述专利文献2相同的技术,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左右的脆弱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曲,并与该动力单元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动力单元吸收。
但是,关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至3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碰撞初期该碰撞能量没有被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碰撞后期,该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而可能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在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仪表板下面板由于该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室内变形的方面,具有改进的余地。
关于在专利文献4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左右的前侧车架上安装有用于将左右的前轮悬架的左右的减震器。左右的前侧车架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曲,并经由左右的减震器而与左右的前柱碰触。其结果为,碰撞初期的碰撞能量被该左右的前侧车架和该左右的前柱吸收。安装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上的动力单元的状况不明。在该动力单元向车身后方位移的情况下,可能与仪表板下面板碰触。
关于在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所谓横置型的动力单元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该动力单元安装在副车架上。该副车架的前端部及后端部悬挂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下端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从该动力单元的安装部位至后方的部分、即左右的后方部位随着趋向于车身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在该左右的后方部位,在车宽方向内侧的面上设有左右的安装托架。在该左右的安装托架上经由左右的连结部而能够分开地连结有该副车架。
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部由于正面碰撞荷载而压溃。因此,位于该左右的前侧车架下的、该副车架及该动力单元向后下方位移。该动力单元与该左右的连结部碰触,由此将该左右的连结部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分开。其结果为,该副车架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分开。该动力单元由于该正面碰撞荷载而向后下方持续位移,并与该左右的安装托架碰触。其结果为,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压溃。另外,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压溃作用从正面碰撞荷载作用的时刻起持续进行。因此,碰撞能量被吸收。
像这样,关于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通过后退的该动力单元将该左右的安装托架压溃,由此吸收碰撞能量。为了充分地吸收该碰撞能量,需要使用于将该副车架连结的该左右的安装托架成为大型,并且车身的重量会增加。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知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仅能够在设置用于将该副车架连结的该左右的安装托架的情况下适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16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88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6174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0293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276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仪表板下面板由于从前方作用于车身前端的碰撞载荷(正面碰撞荷载)而向车室内变形、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7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绞盘卷筒机构的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防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