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汽缸发动机用锻造曲轴的精锻用坯料的成形装置和使用该成形装置的三汽缸发动机用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10490.6 | 申请日: | 2015-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1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润一;田村宪司;吉田邦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08 | 分类号: | B21K1/08;B21J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缸 发动机 锻造 曲轴 精锻用 坯料 成形 装置 使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锻制造三汽缸发动机用的曲轴(以下,也称作“锻造曲轴”)的技术。特别是,涉及在该锻造曲轴的制造过程中,用于成形向用于造形锻造曲轴的最终形状的精锻提供的精锻用坯料的成形装置和包括使用了该成形装置的预成形工序的三汽缸发动机用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轿车为首的机动二轮车、农业机械等的发动机中,为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而需要曲轴。曲轴大致区分为利用锻造制造的曲轴和利用铸造制造的曲轴,但是较多使用强度和刚度优异的前者的锻造曲轴。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应对排气限制,加速发动机排气量的小型化,三汽缸发动机引起了关注。
通常,三汽缸发动机用的锻造曲轴以截面呈圆形或方形且在整个长度上截面积恒定的钢坯为原材料,依次经过预成形、模锻、模锻切边以及整形各工序而制造。预成形工序包括辊轧成形和弯曲锻造各工序,模锻工序包括粗锻和精锻各工序。
图1是用于对以往的通常的三汽缸发动机用锻造曲轴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所例示的曲轴1搭载于三汽缸发动机,包括四个轴颈部J1~轴颈部J4、三个销部P1~销部P3、前端部Fr、法兰部Fl以及分别将轴颈部J1~轴颈部J4和销部P1~销部P3相连的六个曲臂部(以下,也简称为“臂部”)A1~A6。该曲轴1是在六个臂部A1~臂部A6中的、与两端的第1销部P1、第3销部P3相连的第1臂部A1、第2臂部A2以及第5臂部A5、第6臂部A6上具有平衡配重的三汽缸-四平衡配重的曲轴。由于与中央的第2销部P2相连的第3臂部A3和第4臂部A4不具有平衡配重,因此,第3臂部A3和第4臂部A4为椭圆形的形状。以下,在分别统称轴颈部J1~轴颈部J4、销部P1~销部P3以及臂部A1~臂部A6时,其附图标记记为:轴颈部为“J”,销部为“P”,臂部为“A”。另外,在将具有平衡配重的臂部与不具有平衡配重的臂部相区别的情况下,也将具有平衡配重的臂部称为带有配重的臂部。另一方面,也将不具有平衡配重的臂部称为没有配重的臂部或椭圆形臂部。
在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中,如以下那样制造锻造曲轴1。首先,在利用加热炉对图1的(a)所示的、预先已切割为预定长度的钢坯2进行加热之后,进行辊轧成形。在辊轧成形工序中,利用例如孔型辊轧制钢坯2而使钢坯2缩径并且将其体积分配在长度方向上,从而使成为中间坯料的辊轧坯件103成形(参照图1的(b))。接下来,在弯曲锻造工序中,对利用辊轧成形而获得的辊轧坯件103从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局部冲压下压而将该辊轧坯件103的体积分配,使成为进一步的中间坯料的弯曲坯件104成形(参照图1的(c))。
接下来,在粗锻工序中,使用上下一对模具对通过弯曲锻造而获得的弯曲坯件104进行锻压,使被造形成曲轴(最终锻造产品)的大致的形状的粗锻件105成形(参照图1的(d))。然后,在精锻工序中,被提供通过粗锻而获得的粗锻件105,使用上下一对模具对粗锻件105进行锻压,使被造形成与曲轴一致的形状的精锻件106成形(参照图1的(e))。在进行这些粗锻和精锻时,剩余材料作为飞边自互相相对的模具的分型面之间流出。因此,粗锻件105和精锻件106在已被造形的曲轴的周围分别带有较大的飞边105a、106a。
在模锻切边工序中,从上下利用模具对由精锻而获得的带有飞边106a的精锻件106进行保持,并且利用刀具类模具将飞边106a冲切去除。由此,如图1的(f)所示,获得锻造曲轴1。在整形工序中,对去除了飞边的锻造曲轴1的重要部位(例如轴颈部J、销部P、前端部Fr、法兰部Fl等这样的轴部,根据情况为臂部A)自上下利用模具略微冲压,而矫正为期望的尺寸形状。如此,制造锻造曲轴1。
另外,在需要调整销部P的配置角度的情况下,在模锻切边工序之后,追加扭转工序。
另外,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大量产生无法成为产品的不需要的飞边,因此成品率降低是不可否认的。因此,以往,在制造锻造曲轴的基础上,尽量抑制飞边的产生、实现成品率的提高的事情成为至上的课题。作为应对该课题的现有技术具有下述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10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用连接管(L-17)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用连接管(L-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