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换的玩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2530.7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西尼·爱卡图库智·纳拉亚南;帕特里克·S·巴兰;约瑟夫·迈克尔·奥德尔克;孙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12 | 分类号: | A63H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玩具 | ||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6月16日提交的名为可转换的毛绒玩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12,553和2014年10月6日提交的名为可转换的毛绒玩具抓环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60,146的优先权,上述每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版权声明
此专利文献的发明的一部分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版权所有者不反对当出现在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时被任何专利文献或者专利公开的传真复制,但是保留所有版权。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玩具,该玩具包含第一形象,该第一形象被构造成形成可转换的玩具的一部分,该形象包含:实质上中空的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上部和基部,中空部包括实质上锥形的形状,以使上部窄于基部;和紧固件,该紧固件在基部的基部外周上,该紧固件被构造成将该形象紧固至第二形象的基部,从而形成可转换的玩具。
在实施例中,第二形象包含实质上中空的第二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具有第二上部和第二基部,第二形象的中空部包括实质上锥形的形状,以使第二上部窄于第二基部。
在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第一形象的上部和本体部被构造成倒下并适配在第二形象的本体部的中空部内,以使第一形象实质上被掩盖并且第二形象可见;在第二位置,第二形象的上部和本体部被构造成倒下并且适配在第一形象的本体部的中空部内,以使第二形象实质上被掩盖并且第一形象可见;该玩具能够通过经由共享的基部从内转出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实施例中,在基部外周上的紧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缝线、按扣、磁体或者吊钩、环形连接件。在实施例中,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形象的基部可拆卸地紧固至第二形象的基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被构造成将第一形象的基部永久地紧固至第二形象的基部。
在实施例中,该形象包含附肢、面部特征元件或其他附件。在实施例中,该形象包含内衬里。在实施例中,该形象包含抓环。
在实施例中,第一形象和第二形象尺寸不同。在实施例中,第一形象和第二形象能够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形象互换。
附图说明
实施例图示在附图的图中,其为示范性的而并非限制性的,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意指相同的或者相应的物件。
图1显示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A和2B显示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利用虚线描绘内部内容物;
图2C显示实施例的侧截面;
图3显示在转换过程期间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
图4显示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的侧截面;
图5显示具有不同尺寸的形象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
图6显示具有内衬里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
图7-8显示具有可拆卸地连接的形象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
图9显示按扣连接件的放大视图;
图10显示具有抓环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1A和11B显示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A-12B显示具有包含织物的抓环的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
图13显示包含织物的抓环的实施例的具体截面图;
图14A-14B显示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的切割图案;
图15A-15B显示图示可转换的玩具的实施例的缝合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加充分地说明各种实施例,这些附图形成各种实施例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这些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诠释为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更确切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发明透彻并完整,并且会将实施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因此,以下的详细说明并不理解为限制意义。
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表示,否则以下术语采用本文中明确地关联的含义。术语“本文”指的是与本申请关联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文使用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不一定指同一实施例,但是它可以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文使用的短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一定指不同实施例,但是它可以指不同实施例。于是,如下文所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或者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组合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产品公司,未经三星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2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
- 下一篇: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