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器用滤筒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4385.6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由修;铃木敏;小林幸男;木村升三;加藤辰广;本城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D63/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涂琪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器用 | ||
1.一种净水器用滤筒,其具备: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具有筒状的滤材容器和在该滤材容器的开口端侧设置的盖部;以及滤材,该滤材收容在所述滤材容器内,
在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在所述滤材容器内,在所述滤材的外侧形成有与所述入水口连通的第1通水路,
所述滤材至少由活性炭和中空纤维膜构成,所述活性炭至少在内部具有构成第2通水路的空间,所述中空纤维膜以与所述第2通水路相通的方式构成,
所述中空纤维膜配置在所述活性炭的下游,
以水从所述第1通水路穿过所述活性炭向所述第2通水路流动的方式构成,
收容在所述滤材容器内的所述活性炭的长度L2相对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长度L1之比(L2/L1)为2.0~4.0。
2.一种净水器用滤筒,其具备: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具有筒状的滤材容器和在该滤材容器的开口端侧设置的盖部;以及滤材,该滤材收容在所述滤材容器内,
在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在所述滤材容器内,在所述滤材的外侧形成有与所述入水口连通的第1通水路,
所述滤材至少由活性炭和中空纤维膜构成,所述活性炭至少在内部具有构成第2通水路的空间,所述中空纤维膜以与构成所述第2通水路的空间相通的方式构成,
所述中空纤维膜配置在所述活性炭的下游,
以水从所述第1通水路穿过所述活性炭向所述第2通水路流动的方式构成,
所述活性炭的有效容积相对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为600~800c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容器主体的长度L与所述容器主体的最大直径d之比(L/d)为2.4以上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活性炭和所述中空纤维膜沿着所述滤材容器的中心轴方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第一通水路的流路截面积为1.0~8.0cm2。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第一通水路的流路截面积的平均值为3.0~6.0cm2。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成型活性炭的质量相对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为200~4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从所述盖部的内侧中心部放射状地设置有肋。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在所述盖部的内侧中心部设置有凹状的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在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将所述入水口与出水口进行区分的识别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其具备收纳所述中空纤维膜并与所述盖部嵌合的中空纤维膜壳体,在所述盖部的内侧底面、与所述中空纤维膜壳体的盖部侧端部的所述嵌合部以外的一部分之间,设置有2.0~4.0mm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滤材容器与所述盖部被覆连接着。
13.根据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在所述盖部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滤材容器和所述盖部沿径向的突出部为9.0mm以下的圆筒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所述活性炭为成型活性炭。
16.一种槽下型净水器,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5的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43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在粒状材料床上吸附和过滤的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化学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