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结构用轧制棒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4599.3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1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启督;寺本真也;大山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6;C22C38/6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结构 轧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机械结构用轧制棒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C:0.45~0.65%、
Si:大于1.00%且为1.50%以下、
Mn:大于0.40%且为1.00%以下、
P:0.005~0.050%、
S:0.020~0.100%、
V:0.08~0.20%、
Ti:0~0.050%、
Ca:0~0.0030%、
Zr:0~0.0030%、
Te:0~0.0030%,
余量为Fe及杂质;
作为所述杂质,限制为
Cr:0.10%以下、
Al:低于0.01%、
N:0.0060%以下;
由下述式1求出的K1为0.95~1.05;
由下述式2求出的K2大于35;
Mn及S的含量满足下述式3;
表层总脱碳深度为500μm以下,
K1=C+Si/7+Mn/5+1.54×V 式1
K2=139-28.6×Si+105×Mn-833×S-13420×N 式2
Mn/S≥8.0 式3
这里,式中的C、Si、Mn、V、S、N为各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构用轧制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Ti:0.010~0.050%、
Ca:0.0005~0.0030%、
Zr:0.0005~0.0030%、
Te:0.0005~0.0030%中的1种以上。
3.一种机械结构用轧制棒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结构用轧制棒钢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将具有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所述化学组成的钢水熔炼的熔炼工序;
将所述钢水通过连续铸造制成铸坯的铸造工序;
将所述铸坯开坯轧制而得到钢坯的开坯轧制工序;
将所述开坯轧制工序后的所述钢坯的所有的面从表面开始至2mm以上进行火焰清理的火焰清理工序;以及
将所述火焰清理工序后的所述钢坯在1000~1150℃的加热温度下保持7000s以下后,进行棒钢轧制的棒钢轧制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45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轧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