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5123.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4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石镕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弗勒克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王天鹏 |
地址: | 韩国世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送 数据 单元 方法 装置 | ||
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装置生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使用不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尺寸而生成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相位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位旋转。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080168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送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单元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2009年建立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n标准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2.4GHz或5GHz的频带处提供了高达600Mbps的传送速率。
2013年建立的IEEE 802.11ac标准旨在在小于或等于6GHz的频带处利用介质接入控制(MAC)服务接入点(SAP)层方案来提供大于或等于1Gbps的吞吐量。支持IEEE 802.11ac标准的系统被称为极高吞吐量(VHT)系统。
在日益拥塞的环境中,存在实现更有效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持续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发送数据单元的装置。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在传输带宽上将所述PPDU发送到接收机。使用第一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尺寸而生成所述第一部分。使用第二FFT尺寸而生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FFT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FFT尺寸。所述第二部分的相位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位旋转。
可以将所述第二部分的子载波划分为多个子群,相应的子群通过乘以+1或-1而进行相位旋转。
可以将所述第一部分的子载波划分为多个子群,相应的子群通过乘以+1、-1或+j而进行相位旋转。
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应子群中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应子群中的子载波的数量。
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STF)、传统长训练字段(L-LTF)和传统信号(L-SIG)。
紧邻所述L-SIG的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可以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发送数据单元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其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其与所述射频模块可操作地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命令所述射频模块在传输带宽上向所述接收机发送所述PPDU。使用第一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尺寸而生成所述第一部分。使用第二FFT尺寸而生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FFT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FFT尺寸。所述第二部分的相位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位旋转。
由于在同一时间段期间可以发送较大量的数据,所以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另外,可以减小发送机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系统使用的PPDU格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EW PPDU格式。
图3示出了用于常规PPDU的星座相位。
图4示出了用于提出的HEW PPDU的星座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弗勒克斯公司,未经泰科弗勒克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5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度可调的钓鱼竿
- 下一篇:专业魔术套漂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