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5293.X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2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里奥·德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 | 分类号: | F16F15/12;F16H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刘刚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所述扭转减振器能够以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至少两个扭矩传递路径和传动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路径至少部分地平行伸展且用于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传递扭矩,所述传动装置构成用于将借助于扭矩传递路径传递的扭矩(M)分开和/或合并,其中传动装置构成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行星轮和至少一个第一传动件,其中第一传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其中第一凹部具有第一齿部并且行星轮具有第二齿部,其中行星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部中并且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啮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从WO 2011/147 633中已知一种扭矩传递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例如能够使用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中,以便减弱或者尽可能消除扭振波动。在此,扭矩传递装置具有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所述输入区域能够进行驱动以便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其中在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之间设有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并且与其平行地设有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以及耦联装置,所述耦联装置用于叠加经由扭矩传递路径传递的扭矩,其中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中设有第一移相器装置,所述第一移相器装置用于将经由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振波动相对于经由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振波动产生相移。液力变扭器的涡轮在此与扭矩传递装置的输出侧耦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扭转减振器。
根据本发明已知: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提供改进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具有至少两个扭矩传递路径和传动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路径至少部分地平行伸展且用于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传递扭矩,所述传动装置构成用于将借助于扭矩传递路径传递的扭矩进行分开和/或合并。传动装置构成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行星轮和至少一个第一传动件,其中第一传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其中第一凹部具有第一齿部并且行星轮具有第二齿部,其中行星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部中并且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啮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行星轮能够以可围绕行星轮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其中行星轮轴线平行于转动轴线设置,其中行星轮具有第三齿部。第二齿部和第三齿部设置在共同的转动平面中。附加地或替选地也能够考虑:第二齿部相对于行星轮轴线设置在径向外侧,并且第三齿部相对于行星轮轴线设置在径向内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行星轮具有质心,其中质心与行星轮轴线间隔开地设置。优选地,质心相对于行星轮轴线设置在径向内侧。以该方式能够通过合适地设置行星轮的质心来避免齿部发出声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齿部的有效半径小于第二齿部的有效半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环周方向上,第二齿部相对于第三齿部间隔开地设置,其中优选在环周方向上在第二齿部和第三齿部之间设置有弧形部段,其中尤其弧形部段凹形地构成。由此,行星轮的构件强度被优化。替选地也能够考虑:在环周方向上,第二齿部以邻接于第三齿部的方式设置。
还有利的是: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件,其中第二传动件以轴向地邻接于第一传动件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二传动件具有第四齿部,其中第四齿部以啮合的方式接合到第二齿部或第三齿部中。在此尤其有利的是:第二传动件具有第二凹部,其中优选第二凹部具有第四齿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与输入侧耦联,其中设有能够与输出侧耦联的力矩耦合装置。在传动装置和力矩耦合装置之间设有两个扭矩传递路径。在此,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中设有移相器装置,所述移相器装置用于将经由第一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振波动相对于经由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振波动产生相移。力矩耦合装置构成用于:叠加经由扭矩传递路径传导的扭矩。
还有利的是: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其中行星架构成用于:支承行星轮,其中行星架与力矩耦合装置耦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5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