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畸结扎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8406.1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R·M·佩勒;B·A·塔尔海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30 | 分类号: | A61C7/30;A61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尹景娟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正畸弓丝固定到正畸托槽的正畸结扎线,并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形成抓持部分的翼片的正畸结扎线,该抓持部分使得正畸结扎线能够被镊子抓紧。
背景技术
通常在正畸治疗中使用正畸托槽,以在患者牙列中将一颗或多颗牙齿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期望位置。初始位置通常是指在正畸治疗开始时的位置,例如其中牙齿的唇侧面彼此未对准的位置,而在期望位置中,相同牙齿的唇侧面可大致对准。例如,患者的牙齿可相对于彼此对准以提供具有美学上更令人满意的外观的牙列。此外,一颗或多颗牙齿可在牙列内移动来补偿咬合不正。通常可通过使用附接到一颗或多颗牙齿的一个或多个托槽来实现此类的牙齿的移动。
托槽通常连接到弹性正畸弓丝,该弹性正畸弓丝用于在较长时期内朝期望位置向牙齿施加力。在许多情况下,正畸弓丝接收在设置于托槽中的狭槽内。此类狭槽通常具有开口侧,并且因此允许正畸弓丝方便地插入狭槽中。为将弓丝固定在狭槽中,正畸结扎线,例如弹性橡胶带,通常被系结在狭槽上。因此,托槽通常具有所谓的系结翼或翼,这些系结翼或翼在狭槽开口的相反侧从托槽凸出,使得弹性带可钩在翼的后面并且以在张力下跨越狭槽的方式在翼之间拉伸。许多正畸结扎线设置为大致圆环形的弹性带,但是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形状。
例如,美国5,829,974公开了一种用于将弓丝固定到正畸托槽的正畸结扎线,该正畸结扎线具有可拉伸的环构件和整体连接至环构件的向外延伸的抓持延伸部。可使用紧缩或夹持工具将结扎线抓持在抓持延伸部处,从而促进结扎线的安装。
正畸托槽经常是被设计来用于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的现成产品。此外,存在通常被制造来配合一个特定患者的个体临床情况的定制正畸托槽。此类患者个体正畸托槽通常缺少狭槽和翼的任何标准化构造,这还致使结扎线的安装变成患者个体程序或者甚至托槽个体程序。
虽然现有的结扎线提供某些优势,但仍然需要易于使用的,尤其易于患者个体正畸托槽的使用的正畸结扎线,这些正畸结扎线相对耐用并且相对廉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正畸弓丝固定到正畸托槽的正畸结扎线。此类正畸托槽可具体涉及患者个体正畸托槽,更具体地涉及舌侧患者个体正畸托槽。正畸结扎线由沿弹性带的中心轴线延伸的该弹性带形成。弹性带与中心轴线一起沿闭合路径在周向上延伸并且基本上在平面中延伸。因此,中心轴线还优选地沿闭合路径基本上平面地延伸。
弹性带优选地以不同的横截面延伸,这些不同的横截面各自具有由相应横截面限定的区域中心,并且通过这些区域中心限定中心轴线。
带还形成翼片,该翼片在基本上平行于该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翼片形成抓持部分,例如使得正畸结扎线能够被抓紧以便于处理。弹性带还限定具有沿抓持部分所延伸的方向的主要维度的孔。因此,中心轴线非圆形地延伸,并且可为例如锁眼形或椭圆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提供一种表现出最大化的耐久性的正畸结扎线。已发现,结扎线趋向于在弹性带的不同尺寸的横截面之间的过渡处断裂。通过本发明的正畸结扎线,沿该带延伸的路径的横截面的任何变化的大小被最小化,并且因此断裂风险也被最小化。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允许相对安全和容易处理的结扎线。
本发明的正畸结扎线优选地具有大致平坦的结构。具体地,正畸结扎线可具有平行且平面地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此外,孔形成通孔,该通孔在垂直于平面的维度上延伸穿过正畸结扎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正畸结扎线具有保持器,该保持器在大致垂直于或横向于平面的维度上从翼片凸出。这意味着虽然正畸结扎线具有大致平坦的整体结构,但保持器在翼片的主要的平面外表面上凸出。正畸结扎线优选地具有位于翼片的相反侧中的每个侧上的一对保持器,这对保持器彼此间隔开。这种构造允许镊子相对精确地定位在保持器之间,这帮助确保正畸结扎线的可靠且可重复的处理,例如在患者口中安装期间。此外,保持器阻止正畸结扎线滑落出镊子。这有助于降低正畸结扎线在患者口中丢失的任何风险或者正畸结扎线被患者吞咽的任何风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保持器为棒形。该棒形形状优选地大致横向于孔的最大维度延伸。此外,该棒形形状优选地大致横向于翼片延伸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8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磁补偿结构
- 下一篇:电抗器器身漏磁屏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