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表面保护物品、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8642.3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4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平木聡一郎;大熊康之;山广干夫;万谷太郎;池本重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有限公司思美龙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C09J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艳;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表面 保护 物品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发明提供使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的、防污性及贴附特性优异、且糊剂残余得到抑制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及表面保护物体。本申请的层叠体具备:由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基材膜(11);及形成于基材膜(11)的第一面侧的粘着层(13)。基材膜(11)在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具有所述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与硬化性树脂组合物混合存在的表面层(12)。所述硬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含有比例是以自表面层(12)的表面(s1)向基材膜(11)内逐渐减小的方式构成。硬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选自由氟倍半硅氧烷及氟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氟化合物(ss)、及硬化性树脂。粘着层(13)的表面粗糙度为350~750n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的层叠体、表面保护物品、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有高耐冲击强度的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被用作保护膜等的基材。尤其在欧美,以漆面保护膜(PaintProtection film,PPF)的名称作为保护车体不受溅石影响或损伤等的膜而广泛普及。例如有3M公司的思高洁漆面保护膜(Scotchgard Paint Protection Film)。
作为使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的层叠体,在专利文献1中已揭示有为了保护表面而使用的多层膜、尤其如为了保护交通工具(例如汽车、飞机、船舶等)的表面(例如涂面)而使用的膜、及更具体而言如经压敏粘接剂进行背面加工且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层的最上部具有聚氨基甲酸酯层的多层保护膜(段落0001)。
对于这些保护膜(多层保护膜),要求复合特性。例如除了要求对汽车等的涂装板表面赋予防污性、提高对涂装板的贴附特性、进而提高耐热性、耐候性以外,还要求当自涂装板上剥离时膜·糊剂不残留于贴附部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26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使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且可用作保护膜,并且防污性、贴附特性优异,且糊剂残余得到抑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若使用如下层叠体作为保护膜,则成为具有现有的保护膜不具备的优异效果的保护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层叠体是将渗透至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中而形成的含有氟化合物的表面层、与提高贴附特性且在剥离时并无糊剂残余的粘着层组合而成。
例如,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层叠体为具备由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基材膜11、及形成于基材膜11的第一面侧的粘着层13的层叠体10;并且基材膜11在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具有所述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与硬化性树脂组合物混合存在的表面层12,所述硬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含有比例是以自表面层12的表面s1向基材膜11内逐渐减小的方式构成,所述硬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选自由氟倍半硅氧烷及氟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氟化合物ss、以及硬化性树脂,粘着层13的表面粗糙度为350nm~750nm。
再者,本说明书中所谓“在...面侧”是指可接触而层叠,或也可介隔其他层而层叠。所谓“在...面上”是指接触而层叠。
若以这种方式构成,则氟化合物在表面层的表面聚集,可进行基材膜的表面改性而不损及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所具有的柔软性,成为防污性优异的层叠体。进而,利用具有350nm~750nm的表面粗糙度的粘着层而成为粘着性优异、且抑制将层叠体剥离时的糊剂残余的层叠体。
再者,粘着层也成为层叠体与被粘附体表面的缓冲层,使粘着层无缺陷地存在可减轻如上所述用途的层叠体领域中对被粘附体的冲击现象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有限公司思美龙,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有限公司思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8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备用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故障录波联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