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二次电池单元及利用此的电力机动车用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9432.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柳秉勋;公载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克锐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4 | 分类号: | H01M10/054;H01M4/38;H01M4/58;H01M10/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单元 利用 电力 机动车 用电 模块 | ||
1.一种基于包括由用于在充电时产生硅阳离子放电时产生硅阴离子的第1硅化合物构成的阳极活性物质层、由用于在充电时产生硅阴离子放电时产生硅阳离子的第2硅化合物构成的阴极活性物质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多个硅二次电池单体叠层从而形成一个单元的硅二次电池单元,
所述多个硅二次电池单体串联连接而叠层,
在阳极活性物质层和阴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具备一个共有集电层从而用于集电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层为,由用于充电时产生硅阳离子放电时产生硅阴离子的第1硅化合物构成的多个硅阳极化薄膜层叠层,从而形成的第1硅多层薄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活性物质层为,由用于充电时产生硅阳离子放电时产生硅阴离子的第2硅化合物构成的多个硅阳极化薄膜层叠层,从而形成的第2硅多层薄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有集电层为多孔网状或泡沫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有集电层在表面涂层有金、银和导电性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从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和聚乙炔构成的群体中,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基于供给电源到电力机动车的电力机动车用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容纳硅二次电池于内部;
遮挡部件,覆盖所述外壳的开放部,具备输出电源的输出接头;及
根据第1至第6项中任意一项的硅二次电池单元,多个配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硅二次电池单元以串联形式连接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机动车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为,外部空气可以顺畅通过的框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机动车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
阳极母线,与所述硅二次电池单元的阳极接头连接,并且与输出接头电连接,及
阴极母线,与所述硅二次电池单元的阴极接头连接,并且与输出接头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机动车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和遮挡部件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机动车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材料为合成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克锐斯株式会社,未经瑞克锐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9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柔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