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9515.5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1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井泽雅俊;长谷川正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B32B27/20;B32B27/36;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 ||
1.一种聚酯膜,其至少具有聚酯层(A)及聚酯层(B)这两种层,其中,聚酯层(A)形成聚酯膜的至少一侧的表层,在所述表层的一方设置有含有粒子的涂布层(C),涂布层(C)中含有的所述粒子为无定形的多孔质粒子,所述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为30μm以下,针对涂布所述粒子时产生的各突起观察SEM截面照片时,从所述突起的顶部到聚酯层(A)的最外表面的距离即突起高度dh的平均值Dh为10μm以上且为30μm以下,所述突起的与聚酯层(A)接触的部分的长度即突起底部的宽度dw的平均值Dw为10μm以上且为35μm以下,Dh与Dw之比即Dh/Dw为0.70以上且为1.00以下,距聚酯层(A)的最外表面dh/2的高度处的粒子在与A层平行的方向上的粒子长度即突起中央部的宽度dv的平均值Dv为10μm以上且为35μm以下,Dh与Dv之比即Dh/Dv为0.90以上且为1.00以下,Dv与Dw之比即Dv/Dw为0.80以上且为1.05以下,所述粒子相对于每1mm2的膜表面为1000个以上且为2000个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多孔质粒子为有机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多孔质粒子以尼龙6为主要成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涂布层(C)侧表面的平面磨损试验后的60°光泽度变化值小于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涂布层(C)侧表面的平面磨损试验后的60°光泽度变化值小于30%。
6.一种液晶显示器用反射膜,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95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多孔膜的卷绕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