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1844.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3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34;H01M10/052;H01M10/056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国际申请>=PCT/IB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体,其中正极和负极按照彼此相对的方式布置,并且分隔器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
非水电解质;和
用于容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池外壳,
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包括电流中断装置,此电流中断装置按照对于电池外壳的内部压力增加做出响应的方式操作,
非水电解质含有含氟化合物和气体产生剂,和
分隔器包括在分隔器表面上的含有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氢氟酸捕捉层,其中
正极含有正极活性材料,和
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含量是基于100质量份的正极活性材料质量计的1质量份或更大且5质量份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分隔器包括处于在正极对面那侧上的表面上的氢氟酸捕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分隔器中,多孔耐热层被层压在分隔器基材的表面上,并且氢氟酸捕捉层被层压在多孔耐热层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分隔器中,多孔耐热层被层压在分隔器基材的表面上,并且氢氟酸捕捉层被层压在多孔耐热层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质量与氢氟酸捕捉层的总质量之间的比率是70-99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粘合剂的质量与氢氟酸捕捉层的总质量之间的比率是1-2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5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粘合剂的质量与氢氟酸捕捉层的总质量之间的比率是1-20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4和7中任一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含有Li3PO4。
9.根据权利要求5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含有Li3PO4。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含有Li3PO4。
11.根据权利要求1-4、7、9和10中任一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10μm或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10μm或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10μm或更小。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10μm或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18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