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氨酯有机硅弹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3180.4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S·布卡德;Y·格拉德伊力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尔提贝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9/06;C08L33/00;C08L83/04;C08L25/06;C08K3/0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亦华 |
地址: | 法国圣***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氨酯 有机硅 弹性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有机硅组合物的共混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有机聚合物与(B)有机硅组合物的共混物,所述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包含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所述有机硅组合物包含:(B1)有机硅基料,所述有机硅基料包含(B1a)每分子平均具有至少2个烯基基团的二有机基聚硅氧烷胶和(B1b)基于所述二有机基聚硅氧烷胶(B1a)计的1重量%至50重量%的增强填料;和(B2)有机氢化有机硅化合物,所述有机氢化有机硅化合物每分子平均含有至少2个硅键合的氢基团,其中所述热塑性有机聚合物(A)与所述有机硅组合物(B)的重量比在55:45至80:20的范围内。
本发明涉及包含热塑性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与有机硅组合物的共混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并且涉及形成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使用时将会接触穿着者皮肤的可穿戴物品,并且涉及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可穿戴物品。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汽车功能部件和美观部件,例如排挡头、座椅安全带连接器、内垫、气囊护盖、仪表板和扶手的包覆模制蒙皮;形成用于手持器件的器具部件的软质的把手;形成医疗器件、运动物品和常规的橡胶部件;以上部件均需要持久的美观性、触觉和人类工程学性质以及当接触最常见的化学品时具有稳定性和低沾污性,以及高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刮擦性。
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用制造汽车、器具、电子器件、便携式电子器件、电气、通信和医疗应用的部件或组件,这些部件或组件可能同时需要足够高的质感和触感、耐刮擦性和耐磨损性、耐化学性和耐沾污性、机械性能。
硅烷和硅氧烷为含硅的化合物。
硅烷是衍生自SiH4的化合物。硅烷通常包含至少一个Si-C键。硅烷通常仅包含一个Si原子。
硅氧烷为包含至少一个Si-O键的化合物。
聚硅氧烷包含形成聚合物链的若干Si-O-Si-键,其中重复单元是-(Si-O)-。有机聚硅氧烷有时称为有机硅。有机聚硅氧烷包含重复-(Si-O)-单元,其中至少一个Si原子带有至少一个有机基团。“有机”意指包含至少一个碳原子。有机基团为包含至少一个碳原子的化学基团。
聚硅氧烷包含端基和侧基。端基为位于聚合物链末端的Si原子上的化学基团。侧基是位于Si原子上的基团,该Si原子不处于聚合物链的末端。
聚合物为包含重复单元的化合物,所述单元通常形成至少一个聚合物链。聚合物可为共聚物的均聚物。均聚物为由仅一种类型的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共聚物为由至少两个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当重复单元包含碳原子时,聚合物被称为有机聚合物。
一些聚合物是热固性塑料:一旦冷却并硬化,这些聚合物就会保持其形状并且不能恢复为其初始形式。其他聚合物是热塑性塑料:它们在加热时可发生软化并恢复为其初始形式。
交联反应为这样的反应,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分子(它们之中的至少一者为聚合物)连接在一起而使聚合物硬化或固化。交联剂为能够产生聚合物的交联反应的化合物。
胶通常由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制成。胶的形式则是具有高粘度的流体。胶通常在25℃下具有至少100mPa.s的粘度。并且胶在25℃下可以具有最高至2000000mPa.s的粘度甚至更高。
氨基甲酸酯键是-NH-(C=O)-O-键。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也称为聚氨酯。
弹性体,有时称为橡胶,是具有粘度和弹性的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TPE)是具有塑性和橡胶特性的聚合物材料。它们具有弹性体的机械性能,但是与传统的热固性橡胶不同,它们可以在高温下再加工。这种可再加工性是TPE相对于化学交联橡胶的主要优点,因为这样能够让加工的部件循环利用并导致废料显著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尔提贝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玛尔提贝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3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