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中的驾驶员观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3207.X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H.特林;M.里德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A61B5/18;A61B5/16;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中的 驾驶员 观察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2)的驾驶员观察系统(1),所述驾驶员观察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摄像装置(5),所述摄像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承载元件(8)上的摄像单元(9)和至少一个红外辐射器(10)。本发明规定,所述载体单元(8)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红外辐射器(10)锁定在所述承载元件(8)处的装置(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中的驾驶员观察系统,所述驾驶员观察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承载元件上的摄像单元和至少一个红外辐射器。
背景技术
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驾驶员观察系统由现有技术公开。为了检测驾驶员特性、例如为了能够确认:驾驶员是否观察到交通事件或者具有疲劳表现,已知基于摄像的驾驶员观察系统,所述基于摄像的驾驶员观察系统检测驾驶员的面部并且根据所检测的面部特征或者驾驶员头部的指向来推断出驾驶员的特性。为了即使当客厢黑暗时、例如在夜间行驶期间也能够实施这种观察,已知的是,设置红外辐射器,该红外辐射器照射驾驶员,从而使得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单元、尤其红外相机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够检测驾驶员。
所述摄像单元以及所述红外辐射器必须能够有利地安置在所述机动车中,以便能够可靠地观察驾驶员,所述摄像单元通常由摄像芯片和配属于所述芯片的光学器件组成,所述光学器件用于对光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将所述摄像装置集成到机动车中由此就系统的效率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驾驶员观察系统,所述驾驶员观察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承载元件上的摄像单元和至少一个红外辐射器,其中,所述承载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红外辐射器锁定在所述承载元件处的锁定装置,并且其中,所述摄像装置能够集成到或者已经集成到所述机动车的组合仪表中,其特征在于,设有下述这样的器件,通过所述器件能够将所述摄像装置夹入到所述组合仪表的电路板中,其中,所述组合仪表的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摄像装置的空隙。根据本发明的驾驶员观察系统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将所述摄像装置特别紧凑地并且由此模块化地安装在机动车中,其中所述摄像单元和所述红外辐射器一起作为能够操纵的单元而存在,从而使得也能够简单地并且成本低廉地构造相机和红外辐射器的电接触。根据本发明为此规定,所述承载元件附加地具有用于将所述红外辐射器锁定在所述承载元件处的锁定装置,在所述承载元件上通常布置有所述摄像单元。由此将所述红外辐射器固定在相同的承载元件上,在所述相同的承载元件处还固持有所述摄像单元。由此提供了紧凑的单元,所述紧凑的单元能够以简单的类型和方式安装在机动车中。通过共同的承载元件也能够容易地实现相机和红外辐射器的电接触。这样,所述承载元件例如能够设有唯一的接触插头或者接触接头,利用所述接触插头或者接触接头不仅能够以电的方式接触所述相机而且能够以电的方式接触所述红外辐射器。此外,通过相机和红外辐射器在空间上的邻近确保了,实现最优的驾驶员照明和驾驶员观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所述锁定装置构造用于以能够松开的方式锁定所述红外辐射器。
原则上能够设想的是,所述锁定装置例如以钎焊处或焊接处的类型来构造,以便在所述承载元件处设置所述红外辐射器的持久的锁定,而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所述红外辐射器以能够松开的方式固持在所述承载元件处。由此得出多个优点。一方面,例如当存在故障时,使所述红外辐射器能够以简单的类型和方式更换。另一方面,由此可行的是,模块化地设计所述摄像装置,从而使得例如在特定的应用情况下能够在没有所述红外辐射器的情况下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并且在其他应用情况下能够安装所述摄像装置连同至少一个红外辐射器。
尤其优选地设置的是,所述承载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以能够松开的方式分别锁定一个红外辐射器的锁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3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