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45988.6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野中将行;大石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C.C. |
主分类号: | F16D13/74 | 分类号: | F16D13/74;F16D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将通过原动机旋转驱动的原动轴的旋转驱动力向驱动被动体的从动轴传送及将该旋转驱动力自从动轴断开的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两轮机动车或四轮汽车等车辆中,使用有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配置在引擎等原动机与车轮等被动体之间,用来将原动机的旋转驱动力向被动体传送及将该旋转驱动力自从动轴断开。一般而言,离合装置中,是将通过原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的摩擦板与连结于被动体侧的离合器板彼此面对配置,并且可通过使这些摩擦板与离合器板密接及离开,而任意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送及断开。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即揭露有一种离合装置,其中,链接于离合器板而使被动体旋转驱动的从动轴(驱动轴)形成有油供给孔,该油供给孔是用以将离合器油供给到离合装置内的油供给孔。在此情况中,从驱动轴端部供给的离合器油经由控制室而供给至摩擦板及离合器板,该控制室通过室蹼板(web)及拦油蹼板而形成在与驱动轴一体式旋转驱动的内侧突柱部。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8250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合装置中,因构成控制室的壁状室蹼板延伸形成于内侧突柱部的径向,所以自从动轴端部供给的离合器油接触室蹼板时的反作用力(阻力)甚大,驱动力的传送效率会降低,并且接触室蹼板的一部分离合器油容易被引导至内侧突柱部的径向内侧,有离合器油的润滑性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其目的在提供可使离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导至摩擦板及离合器板,以分别提升驱动力的传送效率及离合器油的润滑性能的离合装置。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在将原动轴的旋转驱动力向从动轴传送及将该旋转驱动力自从动轴断开的离合装置中,具备:环状摩擦板,通过原动轴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驱动;环状离合器板,与摩擦板面对配置,并通过接触于该摩擦板而旋转驱动;离合器中心件,分别具备连结于从动轴的连结部、及在连结部的外侧具有啮合于离合器板的内周部并且具有导油孔通过以将离合器油引导至该离合器板的啮合部;以及推压板,设置成可分别对离合器中心件朝接近及离开的方向位移,以推压摩擦板或离合器板;离合器中心件设有离合器油引导体,其由竖起于连结部与啮合部之间的壁体所构成,并且该壁体的啮合部侧形成为相对于连结部侧朝离合器中心件的旋转驱动方向后方延伸。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特征,离合装置在经由链接部而连结于从动轴的离合器中心件的该连结部与啮合部之间形成有向离合器中心件的旋转驱动方向后方延伸的壁状离合器油引导体,所以,从从动轴供给的离合器油接触到离合器油引导体时的反作用力(阻力)会减低,并且可将离合器油引导到啮合部侧。通过此作用,离合装置可将从从动轴供给的离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导到摩擦板及离合器板,而分别使驱动力的传送效率及离合器油的润滑性能提升。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前述离合装置中,沿离合器中心件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离合器油引导体。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另一特征,由于离合装置沿离合器中心件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离合器油引导体,所以可将自从动轴供给的离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导至摩擦板及离合器板。
而且,本发明的又一特征在于,前述离合装置中,离合器油引导体形成为分别接连于连结部及啮合部。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又一特征,离合装置使离合器油引导体形成为分别接连于连结部及啮合部,所以可补强啮合部而提高刚性。即,离合器引导体通过壁体的一侧端部连结于啮合部以引导离合器油之外,也可作为啮合部的补强肋而发挥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前述离合装置中,离合器中心件沿着从动轴的轴线方向形成有多个导油孔,并且离合器油引导体接连于啮合部的多个导油孔形成范围内。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其它特征,由于离合装置使离合器油引导体在形成于啮合部的多个导油孔的形成范围内接连于啮合部,所以从从动轴供给的离合器油可以良好精确度引导全部导油孔,而能有效率的引导到摩擦板及离合器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离合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剖面图。
图2为概略显示组装于图1所示离合装置内的离合器中心件的外观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变化例所涉及的离合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变化例所涉及的离合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变化例所涉及的离合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C.C.,未经株式会社F.C.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5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