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组合物、器件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6368.4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M·平塔尼;I·约翰逊;F·迪斯塔西奥;M·汉弗莱斯;J·皮洛;R·佩金顿;J·莫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H01L51/00;C09K11/06;C08L65/00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宁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组合 器件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具有阳极(101)和阴极(105)的有机发光器件中的有机发光层(103)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荧光发光材料、第一种三重态接受材料和第二种三重态接受材料,所述第二种三重态接受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种三重态接受材料。所述荧光发光材料可以是一种发光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并且所述第一种三重态接受材料和所述第二种三重态接受材料可独立地是该发光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或者可以与所述荧光发光材料混合。
发明背景
对于在器件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光伏器件、有机光传感器、有机晶体管和存储器阵列器件中的应用,包含活性有机材料的电子器件正引起日益增加的关注。包含有机材料的器件提供诸如低重量、低功率消耗和柔性的益处。此外,可溶有机材料的使用允许在器件制造中利用溶液加工,例如喷墨印刷或者旋涂。
典型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制造在涂覆有透明阳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的玻璃或塑料基底上。在第一电极上方提供至少一种电致发光有机材料的膜的薄层。最后,在该电致发光有机材料层上方提供阴极。可以在阳极与电致发光层之间和/或在阴极与电致发光层之间提供电荷传输层、电荷注入层或电荷阻挡层。
在操作中,空穴通过阳极注入器件并且电子通过阴极注入器件。空穴和电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层中结合从而形成激子,然后所述激子发生辐射衰变从而产生光。
在WO90/13148中,有机发光材料是共轭聚合物,例如聚(亚苯基亚乙烯基)。在US4,539,507中,有机发光材料属于被称为小分子材料的类别,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Alq3”)。这些材料通过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变而电致发光(荧光),然而自旋统计指示高达75%的激子是经历非辐射衰变的三重态激子,即对于荧光OLED而言量子效率可以低至25%—参见例如Chem.Phys.Lett.,1993,210,61,Nature(London),2001,409,494,Synth.Met.,2002,125,55和其中的参考文献。
已认为,三重态激子(其可具有相对长寿命的三重态激发态)的存在可能因三重态-三重态相互作用或三重态-单重态相互作用而对OLED性能有害。
WO 2005/043640公开了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将苝衍生物与有机发光材料掺混能够引起该器件寿命的小幅增加。然而,尽管较高浓度的苝衍生物引起较大的寿命改善,但这导致发射光谱中的显著红移。
US 2007/145886公开了包含三重态猝灭材料以防止或减少三重态-三重态相互作用或者三重态-单重态相互作用的OLED。
WO 2012/086670和WO 2012/086671公开了发光材料和某些聚合物的组合物。
US 2005/095456公开了具有发光层的OLED,所述发光层包含主体材料、染料或颜料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所表现出的吸收限的能级高于所述染料或颜料的吸收限的能级。
发明概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发光材料、第一种三重态接受材料和第二种三重态接受材料的组合物,所述第二种三重态接受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种三重态接受材料。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制物,该配制物包含根据第一方面的组合物和至少一种溶剂。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含阳极、阴极以及介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根据第一方面的组合物。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根据第二方面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阳极和阴极之一上方形成发光层,以及在该发光层上方形成所述阳极和阴极中的另一个。
本文所用的“三重态接受材料”是指减少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数目(population)的材料。可以通过准连续波激发态吸收来测量材料对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数目的影响。
附图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6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