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端口挤出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7481.4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L.F.阿维拉;B.J.波普劳斯基;K.赛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B21D11/10;B21D53/06;F28D1/047;F28F1/02;F28F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安宁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端 挤出 热交换器 | ||
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歧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歧管分开的第二歧管。多个热交换管段以间隔的平行关系布置并且以流体方式联接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所述多个管段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和所述第二热交换管至少部分地由在其间延伸的腹板连接。所述多个热交换管段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限定所述热交换管段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区段成一定角度。多个第一翅片从所述热交换管段的所述第一区段延伸,并且多个第二翅片从所述热交换管段的所述第二区段延伸。
背景
本发明总体涉及热交换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端口挤出件和弯曲构型的微通道热交换器。
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采用制冷剂蒸汽压缩循环的空调器和冷却器通常用于对供应到建筑物的气候受控区的空气进行冷却,或进行冷却和加热两者。常规地,这些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包括以制冷剂流动连通的方式连接以形成闭合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
在一些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一个是平行管热交换器。此类热交换器具有由在入口集管与出口集管之间以平行关系延伸的多个管提供的多个平行制冷剂流动路径。通常使用扁平的、矩形或椭圆形状的多通道管。每个多通道管具有在管的长度上以平行关系纵向延伸的多个流动通道,每个通道提供小横截面流动面积的制冷剂流动路径。入口集管从制冷剂回路接收制冷剂,并且将此制冷剂流分布在穿过热交换器的多个流动路径中。当制冷剂流离开相应的流动路径时,出口集管收集制冷剂流,并且将所收集的流引导回到制冷剂蒸汽压缩系统。
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将平行管热交换器装配到特定尺寸的外壳中,以使空调系统的占地面积最小化。在其他应用中,需要将平行管热交换器装配到特定尺寸的气流管道中。在此类情况下,可能需要使平行管热交换器弯曲或成形以适应这些限制,同时确保对气候受控区进行冷却或加热的能力未减弱。使平行管热交换器弯曲并成形的一个实践涉及使热交换组件围绕圆柱体弯曲。在此工艺期间,将力施加到组件的一侧以使所述组件围绕圆柱体的局部弯折部分缠绕,以便提供使组件弯曲的均匀且可再现的方法。
此方法的一个问题是复合的多端口挤出式(MPE)微通道热交换器比规则的MPE多通道热交换器显著更硬,并且因此更难以弯曲。此外,具有较大容积的较新的制冷系统可能需要复合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类似于并排布置并且在端部接合的两块平板。这种结构不能在没有严重损坏的情况下容易地弯曲,除非使用大的弯曲半径,这导致热交换器太大而无法装配在期望的特定尺寸的包壳内。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歧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歧管分开的第二歧管。多个热交换管段以间隔的平行关系布置并且以流体方式联接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所述多个管段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至少部分地由在其间延伸的腹板连接。所述多个热交换管段包括限定热交换管段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弯曲部。第一区段布置成与第二区段成一定角度。多个第一翅片从所述热交换管段的第一区段延伸,并且多个第二翅片从所述热交换管段的第二区段延伸。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弯曲部围绕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热交换管段的纵轴的轴线缠绕。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每个热交换管段的弯曲部包括轻微扭曲。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一热交换器管和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器管中的每个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多个离散流动通道的微通道管。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一热交换器管和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器管是基本上相同的。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一热交换器管和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器管是不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