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过滤器和用于制造颗粒过滤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47927.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R·布吕科;P·希尔特;T·黑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过滤器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排气设备(2)的颗粒过滤器(1),其中该颗粒过滤器(1)具有多个流动通道(5),所述流动通道从第一端侧(6)延伸至第二端侧(7)并且被多孔的通道壁(8)相互分开,其中所述流动通道(5)在端侧(6、7)分别交替地具有封闭件(9),从而排气(10)流入在第一端侧(6)敞开的流动通道(5)中,穿流过通道壁(8)并且通过在第二端侧(7)敞开的、相邻的流动通道(5)从颗粒过滤器(1)中流出,其中所述通道壁(8)沿流动方向(11)相继地至少具有如下各层:
·在排气入口侧(12)的、孔隙度为5%至50%、平均孔径为5μm至15μm的颗粒过滤层(13);
·孔隙度为55%至95%、平均孔径为15μm至100μm的中间层(14),其中该中间层(14)具有带有第一催化活性(16)的第一SCR层(15);
·在排气出口侧(17)的、带有第二催化活性(19)的第二SCR层(18),其中该第二催化活性(19)不同于第一催化活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过滤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催化活性(19)大于第一催化活性(16)。
3.一种用于制造颗粒过滤器(1)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制造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颗粒过滤器(1)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步骤:
f)提供具有多个流动通道(5)的颗粒过滤器(1),这些流动通道从第一端侧(6)延伸至第二端侧(7)并且被多孔的通道壁(8)相互分开;
g)在端侧(6、7)上在流动通道(5)中交替地布置封闭件(9);
h)对多孔的通道壁(8)施加具有第一催化活性(16)的第一SCR层(15);
i)对朝向第二端侧(7)敞开的流动通道(5)的通道壁(8)施加具有第二催化活性(19)的第二SCR层(18),其中该第二催化活性(19)不同于第一催化活性(16);
j)在朝向第一端侧(6)敞开的流体通道(5)的通道壁(8)上布置颗粒过滤层(13),其中该颗粒过滤层(13)具有5%至50%的孔隙度和5μm至15μm的平均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是根据步骤a)的通道壁(8)和根据步骤e)的颗粒过滤层(13)通过印刷方法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e)的颗粒过滤层(13)通过覆层方法被施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步骤c)之后施加根据步骤e)的颗粒过滤层(13)。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催化活性(19)大于第一催化活性(16)。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步骤c)的第一SCR层(15)具有第一粘度(20),应用于步骤d)的第二SCR层(18)具有第二粘度(21),其中符合:第一粘度(20)<第二粘度(21)。
9.一种机动车(3),具有内燃机(4)和排气设备(2),其中该排气设备(2)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过滤器(1)或根据权利要求3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制造的颗粒过滤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
- 下一篇:将还原剂引入到排气流中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