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唇用固体化妆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8524.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祐辅;富田希子;铃木寿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主分类号: | A61K8/31 | 分类号: | A61K8/31;A61K8/37;A61K8/891;A61K8/92;A61Q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鲁炜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化妆品 | ||
[课题]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二次附着防止效果、且使用性、光泽持续性、稳定性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品。[解决手段]一种唇用固体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的(a)~(d):(a)25~50质量%的氢化聚异丁烯;(b)20~70质量%的在25℃下与(a)混合时发生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甲基苯基聚硅氧烷;(c)1~20质量%的作为调节(a)成分和(b)成分的相容性的相容性调节剂的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以及(d)3~12质量%的蜡。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4年9月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183612号的优先权,将其纳入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唇用固体化妆品、特别是通过涂抹时的层分离而发挥二次附着防止效果(secondary adhesion protective effect)的唇用固体化妆品的改良。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唇用化妆品而言,在唇上涂抹口红后,该口红会转移到杯子等与唇接触的部位,这种二次附着性成为问题。相对于此,人们开发了不易发生二次附着的、具有所谓的二次附着防止效果的唇用化妆品。
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一种唇用固体化妆品,其使用粘附于唇的氢化聚异丁烯和常温下与该氢化聚异丁烯的相容性低的有机硅油等,虽然在产品中为均匀系统(均相系统),但由于使用时的接触(contact)而使氢化聚异丁烯与有机硅油分离。
在该具有二次附着防止效果的唇用化妆品中,在使用时氢化聚异丁烯粘附于肌肤(唇),有机硅油在氢化聚异丁烯层上形成覆膜。由于该有机硅油为无色透明,所以即使其转移到杯子等上,污渍也不显眼,发挥出二次附着防止效果。
可是,为了使唇用固体化妆品起到美容化妆品的作用,通常要求混合色材等。色材相比有机硅油是在氢化聚异丁烯中取向,因此为了混合某种程度的量的色材,要求增加氢化聚异丁烯的比例。另外,虽然氢化聚异丁烯其本身是无色透明且根据聚合度而达到各种粘度的油,但通过大量混合高粘度的氢化聚异丁烯,口红的氢化聚异丁烯层容易残留于唇上,妆容持久性变好。
但是,若增加氢化聚异丁烯的比例,则涂抹时有机硅油不易分离,不仅二次附着防止效果降低,而且还处于难以成型成棒状的趋势。因此,以往氢化聚异丁烯的混合量实际上是抑制在30质量%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757950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5280490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82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二次附着防止效果、且加大了氢化聚异丁烯混合量的自由度的唇用固体化妆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选择在制造时(高温加热时)为了提高氢化聚异丁烯和有机硅油的分散性而混合的相容性调节剂,可提高氢化聚异丁烯混合量的选择自由度,而不会损及二次附着防止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包含下述的(a)~(d)成分。
(a) 25~50质量%的氢化聚异丁烯;
(b) 20~70质量%的在25℃下与(a)混合时发生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甲基苯基聚硅氧烷;
(c) 1~20质量%的作为调节(a)成分和(b)成分的相容性的相容性调节剂的二癸酸新戊二醇酯;
(d) 3~12质量%的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8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杯(G013‑3712)
- 下一篇:罐盖(带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