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具有带有宽基部开口的离散的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8942.X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J·B·斯特鲁布;J·M·奥尔;J·T·奈普迈尔;A·格勒尼耶;R·罗萨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樊云飞;王颖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具有 带有 基部 开口 离散 三维 变形 织造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形成非织造纤维网中的变形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提供前体非织造纤维网,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包含纤维的非织造材料,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厚度;
b 提供一对成形构件,所述一对成形构件具有纵向取向和横向取向,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构件包括:
第一成形构件,所述第一成形构件具有包括多个离散的、间隔开的公成形元件的表面,所述公成形元件具有接合到所述第一成形构件的所述表面的基部、与所述基部间隔开的顶部和在所述公成形元件的所述基部和所述顶部之间延伸的侧部,其中所述公成形元件具有平面图周边和高度;和
第二成形构件,所述第二成形构件具有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成形构件中的多个凹部的表面,其中所述凹部与所述公成形元件是对齐的并被构造成在其中接收所述公成形元件,其中所述凹部具有平面图周边,所述平面图周边大于并完全围绕所述公成形元件的平面图周边,并且所述凹部具有深度,其中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公成形元件的高度;以及
c 将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置于所述成形构件之间,其中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二表面被放置成与所述第一成形构件接触,并利用所述成形构件使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机械变形,其中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形成为包括大体为平面的第一区域和多个离散的一体的第二区域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形成从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部和形成于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第二表面中的开口,所述突起部由所述纤维构成,其中所述突起部包括邻近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在Z方向上向外延伸的相反的远侧端部、介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基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的侧壁,以及包括所述突起部的侧壁的和远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顶盖,其中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其中所述侧壁的所述内表面限定位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基部处的基部开口,其中所述顶盖具有带有最大内部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基部开口具有宽度,其中所述突起部的所述顶盖的最大内部宽度大于基部开口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公成形元件的所述侧部与所述公成形元件的所述顶部在非倒圆边缘处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公成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公成形元件和所述第二成形构件具有位于其上的至少两个离散的表面纹理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公成形元件不被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成形构件中的凹部具有与所述公成形元件的平面图构造相比相同、但大于其的平面图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啮合深度的范围是从1.5mm到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间隙的范围是从0.13mm到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体非织造纤维网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非织造材料层,其中每个非织造材料层由纤维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将所述非织造材料层一起嵌套在突起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形成所述纤维网中的球状突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使所述非织造材料层中的至少一个层中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变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粘结在所述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些突起部的远侧端部中的步骤d。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粘结在所述非织造纤维网的位于所述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些突起部的基部外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步骤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89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