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9812.8 | 申请日: | 2015-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春名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F16B21/00;F16B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装置 | ||
使第1杆(21)能够上下移动地插入第1引导孔(11),使第2杆(22)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地插入与第1引导孔(11)交叉的第2引导孔(12)。在第1杆(21)的下半部形成有收容槽(31),并且在第2杆(22)设置有与该收容槽(31)嵌合的插入部(32)。设置于该插入部(32)的凸轮槽(38)外套于设置于第1杆(21)的下半部的销构件(35)。上述第2杆(22)在连结到第2杆(22)的驱动部件(D)的作用下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定位用夹具的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输出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105111号公报)所记载的输出装置。其现有技术如下那样构成。
在输出杆(紧固脱离被动楔)的下半部的两侧配置有左右两个楔(紧固驱动楔和脱离驱动楔),构成为可使左楔的上部倾斜面与输出杆的上部倾斜面卡合,并且,构成为可使右楔的下部倾斜面与输出杆的下部倾斜面卡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5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复杂,输出装置的制作成本变高,并且该输出装置大形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上述的问题点的输出装置的方案。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例如,如图1A~图2B、或图3、或者图4A和图4B所示,本发明的输出装置如下那样构成。
在外壳1形成有第1引导孔11,并且,以与该第1引导孔11的基部侧部分交叉的方式形成有第2引导孔12。输出用的第1杆21能够沿着轴心方向移动地插入第1引导孔11。驱动用的第2杆22能够沿着轴心方向移动地插入第2引导孔12。在所述第1杆21的基端侧部分和所述第2杆22这两者中的任一者以沿着第2杆22的轴心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收容槽31。设置于所述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插入部32被插入收容槽31。在所述第1杆21的所述基端侧部分设置有引导构件35。以与该引导构件35直接或间接地卡合的方式在所述第2杆22设置有凸轮槽38。该凸轮槽38的驱动槽部分40构成为,随着朝向第2杆22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去而远离该轴心。连结到第2杆22的驱动部件D使上述第2杆22沿着轴心方向移动。
本发明与前述的以往装置相比,起到如下作用效果:结构简单,因此,制作成本便宜,并且可紧凑地制造。
本发明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杆21的所述基端侧部分形成有所述收容槽31,在所述第2杆22设置有所述插入部32。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将所述引导构件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收容槽31的两侧壁31a、31a上,该引导构件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设置于所述插入部32的所述凸轮槽38卡合。
而且,本发明优选的是,借助辊或轴承36将所述引导构件35的所述的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收容槽31的所述两侧壁31a、31a上。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例如,如图4A和图4B所示,将所述引导构件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承在所述收容槽31的两侧壁31a、31a上,该引导构件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能够借助辊或轴承81与设置于所述插入部32的所述凸轮槽38卡合。
附图说明
图1A~图1C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输出装置的定位用夹具的未夹紧状态的正面视的剖视图。图1B是与图1A中的1B-1B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图1C是与图1A中的1C-1C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9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在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智能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声带发声模拟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