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喷墨头的气泡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0065.X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比江岛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9 | 分类号: | B41J2/19;B41J2/175;B41J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张思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气泡 去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气泡去除装置,该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气泡去除装置能够有效去除具有过滤器的油墨存储室内的残留气泡并且能够减少来自喷嘴的废弃油墨量,该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手段解决:将油墨存储室(41)隔着过滤器(42)分为上游侧油墨室(411)和下游侧油墨室(412),在上游侧油墨室(411)的上部设置第一油墨端口(44)及第二油墨端口(45),在下游侧油墨室(412)内的上部以不经由过滤器(42)的方式设置第三油墨端口(46),关闭第三油墨端口(46)的流路,使从第一油墨端口(44)流入到上游侧油墨室(411)的油墨从第二油墨端口(45)排出而去除上游侧油墨室411)内的气泡,接着,关闭第二油墨端口(45)的流路,使油墨从第一油墨端口(44)经由过滤器(42)向下游侧油墨室(412)流动,使下游侧油墨室(412)内的油墨从第三油墨端口(46)排出而去除下游侧油墨室(412)内的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喷墨头的气泡去除装置,具体涉及能够有效去除具有过滤器的油墨存储室内的残留气泡并且能够减少来自喷嘴的废弃油墨量的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喷墨头的气泡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喷墨头多为喷嘴面朝下使用,因此当在油墨初期导入时向喷墨头内流入了气泡、或者从喷嘴卷入了气泡的情况下,会导致在与压力室连通的油墨存储室内的顶面残留气泡。
作为其对策,专利文献1记载了通过使油墨从喷墨头的液流入口向液流出口循环,能够将油墨存储室内的气泡从配置在较高的位置的液流出口排出。但是,为了伴随高分辨率而排出小的油墨滴,喷嘴也小径化,即使是细微的废物、气泡都可能发生喷嘴堵塞,引起排出不良。因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在油墨存储室内设置用于去除废物等的过滤器并且在过滤器的上部设置经由接头部件与外部连通的油墨排出流路,能够防止因废物等堵塞喷嘴的排出不良。然而,由于油墨存储室隔着过滤器而被分为上游侧和下游侧,因此不能充分地去除比过滤器靠近压力室的下游侧残留的气泡。
因此,出现了一种通过关闭接头部件的端口并使油墨从油墨流入端口加压流入,由此将油墨与气泡一起从喷嘴清除而实现气泡去除的方法。但是,若是想要完全去除气泡,则每当进行气泡去除时都要废弃大量的油墨,并且需要施加较强的压力,因此在喷墨头的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专利文献3中,除油墨流入路及油墨排出路以外,还将经由过滤器与该过滤器的下游侧连通的除泡路设置于油墨存储室,使油墨从油墨流入路加压流入,并使之通过过滤器而从除泡路排出,由此,实现比过滤器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残留的气泡的去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5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24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183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想要利用过滤器更多地去除例如废物等和气泡,则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增大,在想要从除泡路排出残留在下游侧的气泡的情况下,需要考虑过滤器的压力损失而施加较高的压力,从喷墨头的耐久性和泵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存在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着眼于利用过滤器的下游侧油墨室内的油墨的流动能够去除气泡,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具有过滤器的油墨存储室内的残留气泡并且能够减少来自喷嘴的废弃油墨量的喷墨头的气泡去除方法及喷墨头的气泡去除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问题将通过以下记载予以明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上述技术问题可通过以下各发明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0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