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预发泡粒子、发泡成型体和消失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0655.2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5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基理人;田村充宏;逸见龙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C08J9/20 | 分类号: | C08J9/20;B2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书慧;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甲基丙烯酸 甲酯系 树脂 粒子 成型 消失 模型 | ||
本发明的课题提供一种着火时不易产生煤烟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发泡成型体,上述发泡成型体能够以高倍率发泡,相对于变形不易断裂。本发明可通过一种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达成,该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是将丙烯酸系单体100重量份与二官能性单体0.05重量份~0.15重量份聚合而成的,该丙烯酸系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甲酯90重量%~98重量%和丙烯酸的C2‑8烷基酯2重量%~10重量%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性和耐热性优异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少的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预发泡粒子、发泡成型体和消失模型。
背景技术
在进行金属铸造时,已知将以发泡成型体制作的模型埋没于铸造砂中,在其中流入熔融金属而进行置换,从而铸造铸件的消失模型铸造法(实型铸造法)。一般而言,实型铸造法中,作为发泡成型体的燃烧残留物的残渣导致铸件的缺陷,因此正在尝试减少铸造时的残渣。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苯乙烯系发泡成型体用于实型铸造法的例子。苯乙烯系发泡成型体容易产生由煤烟所致的残渣,因此该文献中尝试通过使用熔融混炼有金属硅的苯乙烯系晶种粒子的方法来减少残渣。然而,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硅,因此在成本、品质方面难以满足。
另一方面,已知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发泡体不易产生残渣,在专利文献2、3、4中介绍了适于实型铸造法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发泡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发泡体的树脂的熔融时的粘度不适于由水蒸气所致的发泡,难以发泡成高倍率,难以得到成型时的内部熔合。专利文献2中,通过苯乙烯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共聚,改善了发泡性、成型性,但由于使用了苯乙烯系单体,因此不能说充分地减少残渣。在专利文献3、4中尝试通过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与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共聚来改善发泡行为。然而,这些成型体对于树脂的变形容易断裂,因此存在切削作业、铸造作业时容易开裂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5中介绍了适于焚烧处理的交联甲基丙烯酸系发泡体。但是,为了调整燃烧特性而高度地交联,因此无法发泡至适于消失模型的倍率区域。
进而,专利文献6中介绍了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共聚而得的树脂粒子及其发泡成型体。然而,有时在强度的方面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3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14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33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41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269300号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1230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如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着火时不易产生煤烟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发泡成型体,该发泡成型体能够以高倍率发泡,相对于变形不易断裂。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如下。
本发明的第1项涉及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其特征在于,是将丙烯酸系单体100重量份与二官能性单体0.05重量份~0.15重量份聚合而成的,该丙烯酸系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甲酯90重量%~98重量%和丙烯酸的C2-8烷基酯2重量%~10重量%构成。上述丙烯酸的C2-8烷基酯优选为丙烯酸丁酯。
本发明的第2项涉及第1项所述的发泡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粒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30万~35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0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配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的温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