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1759.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5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笃;村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能沛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34 | 分类号: | F16F15/134;F16H4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行星齿轮装置及减振弹簧的动态减振器,目的在于能够扩大齿轮传动比的设定范围以便对变动进行预期的抑制,并且能抑制径向的尺寸。所设置的多个行星齿轮(34)呈阶梯形状(Ravigneaux式行星齿轮装置),分别由以一体旋转的方式沿轴向并列设置且齿数相异的小直径小齿轮(42)和大直径小齿轮(44)构成。大直径内齿圈及小直径内齿圈、小直径太阳轮及大直径太阳轮能够和小直径小齿轮(42)及大直径小齿轮(44)啮合,从连接多个阶梯形行星齿轮(34)的行星架(36)、大直径内齿圈、小直径内齿圈、小直径太阳轮、大直径太阳轮这5个旋转单元中选择2个旋转单元,例如选择大直径太阳轮(38)及行星架(36),分别作为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将剩下的小直径太阳轮(40)作为质量块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减振器,其具备行星齿轮装置,在经由液压式变矩器将来自曲柄轴的驱动力连接到变速器的内燃机动力传递系统中,为了抑制锁止时的旋转变动,可以使用该动态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具备变矩器的车辆驱动系统中,在动力传递不依据液压的锁止状态下,发动机的旋转变动会直接传递到齿轮系,而不经由变矩器。对此,为了有效地抑制锁止时的旋转变动,提出有一种具备行星齿轮装置的动态减振器(专利文献1-5)。这些专利文献的动态减振器中所使用的行星齿轮装置是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内齿圈以及可旋转地连接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架这3个旋转单元构成的常规型行星齿轮装置,其中,行星齿轮(多个)分别由单排小齿轮构成。并且,这些专利文献1-5中,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以及弹性体之间的具体连接形态各不相同,但是将太阳轮、内齿圈及行星架中的第1个连接到曲柄轴侧(驱动侧),将第2个连接到变速器侧(从动侧),用弹性体对太阳轮、内齿圈及行星架中的两者之间进行连接,使其参与驱动侧和从动侧之间的动力传递,将太阳轮、内齿圈及行星架中不参与动力传递的剩余一个作为减振质量块这一点是相同的,在通过采用行星齿轮装置来实现高效的旋转变动抑制这一功能方面也是相同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59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01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163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07-208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8-164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13-87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行星齿轮式动态减振器中,行星齿轮装置的各行星齿轮由单排型小齿轮构成,行星齿轮装置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内齿圈以及可旋转地连接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架(仅仅)这3个旋转单元构成,将其中一个连接到输入侧,将另一个连接到输出侧,使剩下的一个旋转单元作为减振质量块发挥功能。由于只有3个旋转单元,因此,齿数设定受到限制(例如,内齿圈的齿数必须多于太阳轮的齿数等限制),在设计减振器时可以设定的齿轮传动比的设定范围变窄。因此,用受到限制的齿轮传动比所能设定的减振质量块、减振弹簧的选择范围也会变小。此外,为了确保必要大小的减振质量块,需要对作为减振质量块发挥功能的旋转单元附加较大的质量体,因此会导致动力传递中能量的损失量变大,损害车辆的加速性能。
此外,行星齿轮装置是沿径向配置内齿圈、太阳轮以及与两者相啮合的小齿轮而构成,因此,会造成变矩器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及重量变大。并且,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的增大会导致装置与对其进行收纳的变速箱发生干扰等问题,而且在车身高度方向上变速箱的设置部位在空间上没有余量,因此,要求径向尺寸尽可能地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能沛思株式会社,未经有能沛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1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