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的连接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1858.3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S·班格来;A·L·皮涅罗;M·M·塔拉德利;U·普亚尔;P·贾殷;M-H·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27 | 分类号: | H04W7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吴丽丽;魏小薇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器 类型 通信 mtc 设备 连接 控制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用户设备(UE)从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切换到遗留RRC连接的技术。无线电基站可以确定UE将要从与无线电基站的轻量RRC连接切换到与无线电基站的遗留RRC连接,其中,UE被配置为:当为UE建立了轻量RRC连接时,执行小型数据传输。无线电基站可以吩咐UE执行服务请求过程,以便UE从轻量RRC连接转变到遗留RRC连接。当在UE处发起了服务请求过程时,无线电基站可以从UE接收服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被配置为:促进将UE从轻量RRC连接切换到遗留RRC连接。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在节点(例如传输站)与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一些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进行信号传输的标准和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例如802.16e、802.16m),其对于产业组通常称为WiMAX(微波接入全球互通);以及IEEE 802.11标准,其对于产业组通常称为WiFi。
在3GPP无线接入网(RAN)LTE系统中,节点可以是演进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通常也称为演进节点B、增强节点B、eNodeB或eNB)和与称为用户设备(UE)的无线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下行链路(DL)传输可以是从节点(例如eNodeB)到无线设备(例如UE)的通信,上行链路(UL)传输可以是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
在同构网络中,节点(又称为宏节点)可以将基本无线覆盖提供给小区中的无线设备。小区可以是无线设备可操作为与宏节点进行通信的区域。异构网络(HetNet)可以用于处理因无线设备的使用率和功能增加而导致宏节点上增加的业务负载。HetNet可以包括叠加有多层较低功率节点(小型小区、微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庭eNB[HeNB])的一层规划好的高功率宏节点(或宏eNB),这些较低功率节点在宏节点的覆盖区域(小区)内可能是以较未良好规划或甚至完全不协调的方式部署的。较低功率节点(LPN)可以通常称为“低功率节点”、小型节点或小型小区。
在LTE中,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将数据从eNodeB发送到UE。可以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确认接收到数据。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或传输可以使用时分双工(TDD)或频分双工(FDD)。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一起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的用于对于用户设备(UE)将与演进节点B(eNB)的现有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切换到与eNB的遗留RRC连接的信令;
图2示出根据示例的用于为用户设备(UE)发起与演进节点B(eNB)的遗留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信令;
图3示出根据示例的对于用户设备(UE)按每接入点名称(APN)配置与网络的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图4示出根据示例的对于用户设备(UE)按每接入点名称(APN)配置与网络的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图5示出根据示例的对于用户设备(UE)按每应用配置与网络的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图6描绘根据示例的网络节点的装置的功能;
图7描绘根据示例的网络节点的装置的功能;
图8描绘根据示例的具有体现在其上的用于将用户设备(UE)从轻量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切换到遗留RRC连接的指令的至少一种非瞬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流程图;以及
图9示出根据示例的无线设备(例如UE)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1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