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结构及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2651.8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采浦宽;金田真一;大东佑一;小岛英之;杉浦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F02B39/00;F16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结构 增压 | ||
轴承结构(17)具备:形成于轴承座(2)的轴承孔(2a);半浮式轴承(7),其收纳于轴承孔,且形成有销孔(7c);贯通孔(2b),其形成于轴承座(2),且与半浮式轴承(7)的销孔(7c)对置地设置;限制部件(18),其插入贯通孔(2b),并且在将位于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的前端部(18a)插入销孔(7c)的固定位置,将位于比前端部(18a)靠插入方向的基端侧的固定部(18b)按压于贯通孔(2b)的内表面,静儿固定于轴承座(2);限制孔(18e),其在限制部件(18)的插入方向的基端开口,且朝向前端侧至少延伸至固定部(18b);按压部件(21),其配置于限制孔(18e),且按压限制孔(18e)的内表面而使限制孔(18e)扩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配置于轴承孔的半浮式轴承(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旋转轴的轴承结构及增压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增压器具有旋转自如地保持旋转轴的轴承座。在旋转轴的一端设有涡轮叶轮。在旋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压缩机叶轮。将增压器与发动机连接,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流入增压器。当涡轮叶轮通过废气旋转时,通过该涡轮叶轮的旋转,压缩机叶轮经由旋转轴而旋转。从而,增压器随着压缩机叶轮的旋转,压缩空气,并将其送出至发动机。
在轴承座形成有轴承孔。在该轴承孔中配置轴承。轴承具有供旋转轴插通的插通孔。在轴承的内周面形成有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增压器中,设有作为这种轴承的一种的半浮式轴承(轴承)。半浮式轴承具有呈环状(管状)形成的主体部。在主体部设有销孔。销孔沿径向贯通主体部。另外,在形成轴承孔的壳体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贯通壳体至轴承孔,且向与销孔对置的位置开口。而且,将销等限制部件从贯通孔插入到销孔。限制部件限制半浮式轴承的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5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限制部件例如通过被按入在壳体所形成的贯通孔而固定于壳体。近年来,为了实现增压器的小型化,具有旋转轴的转速高速化的倾向,随着需要提高限制部件向壳体的固定力。但是,若要提高限制部件向壳体的固定力,则按入管理变得困难,从而存在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降低操作性就将限制半浮式轴承的旋转的限制部件牢固地固定于壳体的轴承结构及增压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为一种轴承结构,其宗旨在于,具备:形成于壳体的轴承孔;半浮式轴承,其具有收纳于轴承孔的主体部,且旋转自如地支撑插通主体部的旋转轴,并且在主体部形成有在与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销孔;贯通孔,其形成于壳体,且与半浮式轴承的主体部的销孔对置地设置;限制部件,其插入贯通孔,并且在将位于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的前端部插入销孔的固定位置,将位于比前端部靠插入方向的基端侧的固定部按压于贯通孔的内表面,进而固定于壳体;限制孔,其在限制部件的插入方向的基端开口,且朝向前端侧至少延伸至固定部;以及按压部件,其配置于限制孔,且按压限制孔的内表面而使限制孔扩大。
也可以在按压部件的外表面以及限制孔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截面积沿插入方向变化的锥形部。
也可以限制孔的与插入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按压部件为直径比限制孔的内径大的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2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