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以及内燃机的外部气体分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3521.6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笃史;森圭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6/00 | 分类号: | F02M26/00;F02M26/17;F02M35/10;F02M35/104;F02M35/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梁婷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装置 以及 外部 气体 分配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该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具有进气装置主体和外部气体分配部,其中,进气装置主体具有多根进气管,该进气管分别与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的气缸相连,外部气体分配部将外部气体分别分配至多根进气管。外部气体分配部具有:一根与外部气体供给源相连的第1外部气体分配管、从第1外部气体分配管分支成多根的第2外部气体分配管、使来自多根第2外部气体分配管的外部气体集合的外部气体集合通道、以及从外部气体集合通道分支成三根并分别与进气管相连的第3外部气体分配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以及内燃机的外部气体分配结构,尤其涉及形成为能够与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以及内燃机的外部气体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形成为能够与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等。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8968号公报公开了这样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8968号公报中公开了树脂制的进气歧管与直列三气缸内燃机相连的内燃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在该日本专利特开2000-8968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燃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进气歧管通过隔离部件和衬垫与缸盖相连。并且,在隔离部件和衬垫相重合的状态下,在其内部形成用于将一部分废气(EGR气体)导入至吸入接口的废气回流通路。此外,使EGR气体所流经的废气回流通路形成如下结构:使一条EGR气体吸入通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并与一个扩大了内容积的集合室(腔)相连,同时,从集合室分支出三条EGR气体分支通路。而且,形成为三条EGR气体分支通路分别与缸盖的三个气缸的各吸入接口相连的结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8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8968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燃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由于其为一条EGR气体吸入通路通过一个集合室分成三条EGR气体分支通路的结构,因此认为难以将EGR气体(外部气体)均等地分配至三个气缸的各吸入接口。即,在自一条EGR气体吸入通路向集合室的出口和三条EGR气体分支通路各自的自集合室的入口的位置关系不适当的情况下,流经集合室的EGR气体容易偏向特定的EGR气体分支通路而流动。在此,在搭载于具有二气缸、四气缸、八气缸等非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能够以重复使一条分支为两条的分枝形状(Tournament shape)来构成外部气体分配部,从而使EGR气体向各进气管的分配精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用的进气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般采用使一条EGR气体吸入通路从集合室分支成三条的方式,无法如以往的分枝形状般维持较高的外部气体(EGR气体)的分配精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被供给至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的各气缸的外部气体的分配精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以及内燃机的外部气体分配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具有进气装置主体和外部气体分配部,其中,进气装置主体具有多根进气管,上述多个进气管分别与具有3的倍数的气缸数的内燃机的气缸相连,外部气体分配部将外部气体分别分配至多根进气管。外部气体分配部包含:一根与外部气体供给源相连的第1外部气体分配管、从第1外部气体分配管分支成多根的第2外部气体分配管、使来自多根第2外部气体分配管的外部气体集合的外部气体集合通道、以及从外部气体集合通道分支成三根并分别与进气管相连的第3外部气体分配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3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