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4598.5 | 申请日: | 2015-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达也;坂神新吾;伊藤毅;尾上亮太;三好直人;竹内雅彦;佐藤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科特拉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J23/63;B01J35/04;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净化 装置 | ||
1.一种排气净化装置,其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道,对从该内燃机排出的排出气体进行净化,该排气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壁流结构的基材,其包括仅排出气体流入侧的端部开口的入侧单元、与该入侧单元相邻且仅排出气体流出侧的端部开口的出侧单元和将所述入侧单元和所述出侧单元分隔的多孔的分隔壁;
上游侧催化剂层,其设置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配置在所述基材的包括排出气体流入侧的端部的排出气体流通方向上的上游侧部分;和
下游侧催化剂层,其设置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配置在所述基材的包括排出气体流出侧的端部的排出气体流通方向上的下游侧部分,
在使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和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的涂层量整体为100%时,存在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的涂层量的比例为85%以上,
在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上,
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以与所述入侧单元相接且不与所述出侧单元相接的方式偏倚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
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以与所述出侧单元相接且不与所述入侧单元相接的方式偏倚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
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和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各自包括担体和由该担体担载的Pt、Pd和Rh中的至少一种贵金属,
包含于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的贵金属和包含于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的贵金属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每1L体积的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的涂层量比所述基材的每1L体积的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的涂层量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每1L体积的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的涂层量在60g/L以上且低于100g/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形成在从所述基材的排出气体流入侧的端部起向下游侧去的对应于所述基材的长度的20%~80%的部分,
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形成在从所述基材的排出气体流出侧的端部起向上游侧去的对应于所述基材的长度的20%~80%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作为所述贵金属包含Rh,
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作为所述贵金属包含Pt和/或者Pd。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催化剂层形成在从与所述入侧单元相接的所述分隔壁的表面起向出侧单元侧去的对应于所述分隔壁的厚度的30%~70%的部分,
所述下游侧催化剂层形成在从与所述出侧单元相接的所述分隔壁的表面起向入侧单元侧去的对应于所述分隔壁的厚度的30%~70%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为汽油发动机。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在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的涂层量的比例为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科特拉,未经株式会社科特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45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组件、排水塞组件、弯管及冷柜
- 下一篇:一种速冻机孔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