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板卷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963.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1/08;B32B7/02;B65H7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卷,其包括:卷芯,其在外周面具备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以及偏振板,其卷绕于该卷芯,偏振板具备偏振片和在该偏振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的保护膜,偏振板以保护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区域位于第一凸部上且另一端部区域位于第二凸部上的方式卷绕于卷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长条的偏振板卷绕于卷芯而成的偏振板卷。
背景技术
偏振板广泛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这样的各种移动设备。作为偏振板,通常是在偏振片的单面或两面贴合有保护膜的结构的偏振板,伴随向移动设备的应用的开展,日益追求构成偏振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薄膜化。
偏振板的制造通常采用所谓的卷对卷方式来进行:使用长条(带状)的原料膜,从将原料膜卷取于卷芯(缠绕芯)而得到的卷中卷出原料膜,并同时对所卷出的原料膜实施加工而形成长条(带状)的偏振板,将所得到的偏振板卷取于卷芯而形成卷。因此,偏振板通常作为将长条的偏振板卷取于卷芯而成的偏振板卷而获得〔例如日本特开2013-029754号公报(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29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偏振板通常以偏振板卷的形态被制造。例如以偏振板的膜长为2000m、卷芯的直径为150mmφ的情况为例,则偏振板的卷绕次数会达到4000次左右。
作为偏振板卷而被制造的偏振板在被提供给进一步贴合其他膜或者形成涂覆层等后续工序之前的期间、或者在向供给对象输送的期间这样的某一连续的期间,多以卷状态被保持。
然而,在某一连续的期间以卷状态保持后被卷出的偏振板存在容易伴随有被称作“卷绕条纹缺陷”这样的不良情况的问题。构成偏振板的偏振片、保护膜越薄,则该问题越显著。参照图7,“卷绕条纹缺陷”是指,卷绕的偏振板被压接于在偏振板的卷绕开始端与卷芯外周面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即台阶部分而产生的沿着偏振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凹入缺陷。在使用双面胶带这样的固定构件而将偏振板的卷绕开始端固定于卷芯后卷取偏振板的情况下,卷绕条纹缺陷尤为显著。如图7所示,卷绕条纹缺陷包括由偏振板的卷绕开始端处的角部(端部的短边角)引起的缺陷K1(因被压接于偏振板的卷绕开始端处的角部而产生的缺陷),在使用上述固定构件的情况下,还包括由该固定构件的角部引起的缺陷K2(因被压接于固定构件的角部而产生的缺陷)。
卷绕条纹缺陷显著产生于处于偏振板卷的内侧的偏振板(卷绕开始初期的偏振板),越处于偏振板卷的外侧则缺陷越轻微,有可能从偏振板的卷绕开始起在长边方向上几十米地产生。在将包含卷绕条纹缺陷的偏振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视觉辨认性有可能降低,若将具有该缺陷的偏振板部分作为不合格品而除去,则偏振板的产品收获率会大幅降低。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卷,该偏振板卷通过将偏振板卷绕于卷芯而成,能够抑制在从该卷中卷出偏振板时可确认到的“卷绕条纹缺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板卷。
[1]一种偏振板卷,其包括:卷芯,其在外周面具备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以及偏振板,其卷绕于所述卷芯,
所述偏振板具备偏振片和在该偏振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的保护膜,
所述偏振板以所述保护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凸部上且另一端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凸部上的方式卷绕于所述卷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