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扩散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6953.2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高荻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GC菲尔须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C08J5/18;C08K3/00;C08L33/00;C08L69/00;C08L83/04;F21V3/00;F21V3/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 ||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其含有(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B)有机微粒1~10质量份和(C)无机微粒0.01~0.5质量份,上述(C)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在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为2.0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用于显示器装置的背光源等的光扩散膜。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液晶显示器等的平板显示器装置例如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即,平板显示器装置5在图像元件4的背面侧具备背光源2,背光源2具备光源3和用于将来自光源3的光向图像元件4侧均匀扩散的光扩散板1(以下,涉及本发明时也称为“光扩散膜”)。作为背光源2的样式,大致可以分为并列举有直下型和边光型,图1示出直下型背光源。直下型背光源中,如图1所示,在光扩散板1的正下方配置多个光源3。另外,在光源3的光扩散板1的相反侧通常配置有反射板6。
为直下型背光源时,由于在光扩散板的正下方配置光源,一般而言,从光源直至光扩散板的距离短,并且光扩散板内的光通过距离也短。因此,要求来自各光源的光能够充分扩散使得不产生由于使用多个光源引起的亮度不均的光扩散板。
作为光扩散板的材料,已知有用于提高光扩散性的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分散有光扩散剂的光扩散板(专利文献1和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平均粒径1~25μm的颗粒1~20质量份、对表面赋予凹凸形状的光扩散膜。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制造光扩散板时,可以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分散有无机颗粒、有机颗粒等的光扩散剂。但是,现有的光扩散板(或光扩散膜)存在随着薄壁化,光扩散性和光源形状遮蔽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164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989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性、光源形状遮蔽性等优异的光扩散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特定的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可以得到光扩散性、光源形状遮蔽性等优异的光扩散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例如如下所述。
[1]一种光扩散膜,其含有
(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
(B)有机微粒1~10质量份、和
(C)无机微粒0.01~0.5质量份,
上述(C)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在波长598nm处的折射率为2.00以上。
[2]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C)无机微粒含有过渡金属。
[3]如[2]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C)无机微粒为氧化钛、氧化锆、锌或硫化锌的微粒。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B)有机微粒为选自丙烯酸系聚合物微粒和有机硅系聚合物微粒中的1种以上。
[4-1]如[4]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B)有机微粒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以绝对值计为0.01~0.30。
[4-2]如[1]~[4-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B)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15μm。
[5]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上述光扩散膜的至少一个面具有1~10μm的算术平均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GC菲尔须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GC菲尔须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6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音组件及设有该吸音组件的扬声器模组
- 下一篇:音圈及设有该音圈的微型发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