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7335.X | 申请日: | 2015-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入户野太朗;林俊久;植田隆宏;盛冈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472;A61F1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感的恶化且不阻碍肌肤面片的立起就减少侧漏、紧凑地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吸收体(30)和肌肤面片(10)。肌肤面片以沿着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F1)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且以位于比第1折线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F2)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肌肤面片彼此借助粘接剂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的第1折叠线(FL1)和第2折叠线(FL2)不与粘接剂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配置到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面片折叠而构成了能够立起的折回部的吸收性物品。肌肤面片相对于吸收体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位于比吸收体的外侧缘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折回。另外,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以位于比第1折线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回。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彼此以及以第2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彼此例如利用粘接剂接合起来,能够向穿着者侧立起地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71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上述的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问题。
一般而言,吸收性物品被紧凑地折叠。若例如肌肤面片彼此的接合部位与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线重叠,则借由折叠线对接合部位施加力,有时粘接剂会渗出。尤其是,对于如专利文献1那样肌肤面片具有透液性的结构,粘接剂有时经由该肌肤面片渗出。其结果,有时产生向肌肤的粘附,穿戴感恶化。
另外,若肌肤面片彼此的接合部位与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线重叠,则由折叠线构成的折痕形成于接合部位。有时以折痕为基点变形为肌肤面片的肌肤相对面彼此接触,肌肤面片的肌肤相对面因经由该肌肤面片渗出来的粘接剂而彼此接合,肌肤面片在使用时难以立起。其结果,有时产生侧漏。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感的恶化且不阻碍肌肤面片的立起就减少侧漏、紧凑地折叠的吸收性物品。
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宽度方向W),在透液性的肌肤面片(肌肤面片10)与不透液性的非肌肤面片(非肌肤面片20)之间具有吸收体(吸收体30),所述肌肤面片以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第1折线F1)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且以位于比所述第1折线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第2折线F2)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该吸收性物品的要点在于,以所述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所述肌肤面片彼此借助粘接剂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折叠线(第1折叠线FL1、第2折叠线FL2)不与所述粘接剂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A截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形态的图。
图4是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7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磁车检器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车速估算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