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器、接收器及传输、检测并恢复有效载荷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470.6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塞谬尔·阿桑本·阿通西里;马丁·沃里克·贝亚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田喜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接收器 传输 检测 恢复 有效 载荷 数据 方法 | ||
一种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符号传输有效载荷数据的发送器,该发送器包括帧构建器,该帧构建器被配置为接收被发送的有效载荷数据并且在接收器中接收检测和恢复有效载荷时所使用的信令数据,并且将有效载荷数据形成用于传输的数据单位。调制器被配置为根据调制方案利用信令数据和有效载荷数据调制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以向该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提供调制符号;前缀电路将保护间隔加前缀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并且传输电路传输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调制器包括I/Q交织器,其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的调制符号的实数分量并且对调制符号的实数分量与虚数分量进行不同的交织。通过对用于传输的调制符号的实数分量与虚数分量进行不同的交织更有可能恢复信令数据与有效载荷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送器、接收器以及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符号发送并且接收有效载荷数据的方法。
本公开还涉及被配置为分别使用发送器和接收器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将数据发送至无线通信网络并且经由无线接入接口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接口被配置为根据多个重复请求类型过程来通信数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装备以及方法进行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之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服务更为精细的服务。例如,随着LTE系统提供的无线电接口的改善和数据速率的提高,用户能够享用之前仅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而可用的诸如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高数据速率应用。因此,部署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需求强烈并且预期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迅速增加,即,可以访问到网络的地理位置。
未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还存在进一步提高与数据通信的效率的需求。由这样的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提供的无线接入接口还可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
OFDM是一种建立良好的技术,通常被描述为提供并行调制的K个窄带子载波(其中K是整数),例如,每个子载波通信诸如正交幅度调制(QAM)符号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的经调制的数据符号。子载波的调制形成在频域中并且变换成时域用于进行传输。因为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并行通信,所以对于扩展周期而言,可以在每个子载波上通信相同的调制符号。同时并行调制子载波以使得调制载波组合形成OFDM符号。因此,OFDM符号包括多个子载波,经过同时调制的每个子载波均具有不同的调制符号,调制符号形成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的调制信元(modulation cell)。在传输过程中,由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prefix)填充的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在每个OFDM符号之前。当存在时,保护间隔被定尺度为吸收因多径传播而引起的传输信号的任意回波。
如上所述,OFDM符号中的窄带载波K的数目根据通信系统的操作需求而变化。保护间隔表示额外开销(overhead),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简化为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一部分以提高频谱效率。对于给定的保护间隔部分,通过增加子载波的数目K可以在维持给定频谱效率的同时提高解决增加的多径传播的能力,由此增加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然而,就接收器更难以恢复使用高数目的子载波传输的数据而言,与更小数目的子载波相比较由于传输带宽固定,所以鲁棒性也降低,增加子载波K的数目还指减少每个子载波的带宽。子载波之间的分离度减少使得更难以从子载波中解调数据,例如,存在多普勒频率时。即,尽管更多的子载波(高阶运算模式)能够提供更大的频谱效率,然而,对于一些传播条件而言,相比更少的子载波,通信数据的目标位错率可能需要达到更高的信噪比。
因此,如将认识到的,提供能够代表严峻挑战的布置,在该布置中,可以传送信令数据和有效载荷数据用于检测携带OFDM符号的有效载荷数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