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573.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井川慎介;田坂昭夫;森隆滋;山下龙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4F11/89;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防止该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在室内空间的某个部分。本发明的空调机使用可燃性制冷剂,包括具有上侧吹出口和下侧吹出口的室内机,该空调机具有:风门,其被配置于下侧吹出口,对吹出风的能吹出状态和不吹出风的不能吹出状态进行切换;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其被配置于室内机;以及控制部,其控制风门。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下侧吹出口为不能吹出状态的运转状态下由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将下侧吹出口从不能吹出状态切换为能吹出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已知在空调机的室内机内安装有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存在如下的结构:其具有吸入口和多个吹出口,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从多个吹出口被吹出到室内。在这种室内机中,有时在多个吹出口中的一部分吹出口闭塞的状态(朝向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被限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运转,在该运转中,仅从未闭塞的其他吹出口吹出空气。例如,在具有被配置在室内机的上端附近的上侧吹出口和被配置在下端附近的下侧吹出口的空调机中,有时在下侧吹出口闭塞的状态下运转,在该运转中,仅从未闭塞的上侧吹出口吹出空气。这样,在一部分吹出口闭塞的状态下运转时,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存在该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于室内空间的某个部分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该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于室内空间的某个部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第1方面的空调机使用可燃性制冷剂,包括具有多个吹出口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调整机构,其被配置在分别朝向所述多个吹出口的流路中的至少1个上,对该流路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其被配置于所述室内机;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朝向所述多个吹出口中的一部分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被限制得较小的运转状态下由所述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增大朝向所述一部分吹出口中的至少1个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
在该空调机中,在朝向多个吹出口中的一部分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被限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运转时,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朝向该一部分吹出口中的至少1个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扩大,因此能够防止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于室内空间的某个部分。
本发明第2方面的空调机基于第1方面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使所述一部分吹出口中的至少1个吹出口以外的吹出口的风量增加。
在该空调机中,在朝向多个吹出口中的一部分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被限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运转时,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该一部分吹出口中的至少1个以外的吹出口的风量增加,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于室内空间的某个部分。
本发明第3方面的空调机基于第1或第2方面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将所述一部分吹出口中的至少1个吹出口以外的吹出口的风向朝向下方变更。
在该空调机中,在朝向多个吹出口中的一部分吹出口的流路的开口面积被限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运转时,在室内机中发生了制冷剂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该一部分吹出口以外的吹出口的风向朝向下方变更,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泄漏的制冷剂气体局部滞留于室内空间的地面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