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浸镀锌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649.1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裕之;安井健志;植田浩平;丸山直纪;山口裕司;内田智史;驹见亮介;荒井隼人;中村登代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1D9/46;C22C38/00;C22C38/06;C22C38/58;C23C2/02;C23C2/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钢板 | ||
本发明的热浸镀锌钢板包含母材钢板和形成在上述母材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热浸镀锌层,其中,上述热浸镀锌层在上述钢板的表面是Fe含量为超过0%且5%以下、Al含量为超过0%且1.0%以下并且包含由ζ相形成的柱状晶,而且上述热浸镀锌层与母材钢板的全界面之中的20%以上被ζ相所覆盖,在上述热浸镀锌层中是ζ晶粒之中的存在粗大氧化物的ζ晶粒与母材钢板所成的界面相对于上述ζ相与母材钢板的全界面为50%以下,上述母材钢板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并且具有微细化层,该微细化层与上述母材钢板和上述热浸镀锌层的界面直接接触,上述微细化层的平均厚度为0.1~5.0μm,上述微细化层内的铁素体相的平均粒径为0.1~3.0μm,上述微细化层中含有Si和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上述氧化物的最大直径为0.01~0.4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覆密合性优异的热浸镀锌钢板。
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22539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就主要用于汽车的骨架部件的钢板来说,高强度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得到高强度和优异的成型性,一般在这些高强度钢板中添加有助于提高强度的以Si、Mn为代表的合金元素。但是,以Si、Mn为代表的合金元素还具有使镀覆密合性降低的作用。
另外,就汽车用钢板来说,由于一般是在户外使用,因此通常要求优异的耐蚀性。
但是,就汽车的外板等用途来说,通常是通过压制加工对板的外围部实施剧烈的弯曲加工(卷边弯曲)。另外,不仅是汽车外板,其他用途也多是通过压制加工实施剧烈的弯曲加工、扩孔加工等来进行使用的。而且,在对现有的热浸镀锌钢板实施了剧烈的弯曲加工、扩孔加工等的情况下,有时会导致镀层在其加工部分从母材钢板剥离。当镀层像这样剥离时,就会失去该位置的耐蚀性,从而存在使母材钢板在早期发生腐蚀、生锈的问题。此外,就算达不到镀层剥离也会失去镀层与母材钢板的密合性,只要在该部分稍微产生空隙则外气、水分就会浸入该空隙,从而失去由镀层带来的防腐蚀作用。其结果是:与上述同样地,使母材钢板在早期发生腐蚀、生锈。
由于这些之类的问题,作为实施剧烈的弯曲加工等来进行使用的高强度钢板迫切希望有具备镀层与母材钢板的密合性优异的热浸镀锌层的镀覆钢板。
为了提高镀层的密合性,如例如专利文献1~3所代表的那样提出了使氧化物生成于钢板的内部并且使成为镀覆剥离的原因的基底金属与镀层的界面的氧化物降低的方法。然而,在使这样的氧化物生成于钢板表层的情况下,钢板表层的碳与氧结合而发生气体化。其结果是:由于碳从钢板脱离,因此有时该碳脱离后的区域的强度明显降低。在钢板表层的强度降低了的情况下,强烈依赖于表层部特性的耐疲劳特性有可能会劣化,疲劳强度大幅降低。
或者,为了提高镀层的密合性,专利文献4提出了一种提高镀覆密合性的方法,其是通过在常规的退火工序之前追加新的退火工序和酸洗工序来实施,由此将母材钢板表面改性。然而,专利文献4所述的方法与常规的高强度镀覆钢板的制造方法相比工序增加,因此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5提出了将碳从母材钢板的表层部去除来提高镀覆的密合性的方法。然而,就专利文献5所述的方法来说,去除了碳的区域的强度明显降低。因此,专利文献5所述的方法有可能会使强烈依赖于表层部特性的耐疲劳特性劣化,疲劳强度大幅降低。
另外,专利文献6、7提出了将镀层中的Mn、Al和Si量控制为合适范围并且镀覆密合性得到了提高的钢板。就专利文献6、7所述的钢板来说,在制造时需要以高精度来控制镀层中的元素量,作业上的负荷大,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作为提高镀覆密合性的方法,专利文献8提出了钢板的显微组织仅由铁素体构成的高强度钢板。然而,就专利文献8所述的钢板来说,由于显微组织仅是软质的铁素体,因此得不到足够高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轮半自动洗衣机的全钢化玻璃盖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