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9267.0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润龙;俞昌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MW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B22D21/0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9 | 代理人: | 郑洪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蚀性 得到 改善 压铸 铝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蚀性得到改善的压铸用铝合金,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特定组合的多样的合金元素混合于铝,从而以适合于压铸的方式构成的耐蚀性优秀的铝合金。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铝因轻、容易铸造、可与其他金属很好地形成合金、常温及高温加工容易、电及热传导性好,从而广泛用于所有产业。尤其是,近来为了汽车及电子产品等的燃油经济性提升及重量减低等,广泛使用在铝中混合其他金属的铝合金。
通常用铝合金制造产品的方法为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外壳并在外壳表面阳极氧化涂层,根据此方法可获得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受损并具有美丽的颜色表面的外壳,但因为有无法通过冲压加工成型的形状,从而具有外壳的设计有限的问题。
因此,作为用铝合金制造产品的方法,更多地采用压铸(die casting)方法,压铸是向根据所需铸造形状,进行精确地机械加工的模具注入熔融金属,由此获得与模具完全相同的铸件的精密铸造法。根据上述压铸方法,因所生产的产品的尺寸正确,几乎不需要精加工,并且机械性能优秀,可大量生产,生产费用低廉,从而具有高的量产性,正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器、光学仪器、测量仪等各种领域。
目前广泛使用的压铸用铝合金为铸造性优秀的ALDC3牌号、ALDC10牌号、ALDC12牌号等Al-Si系合金和ALDC5牌号或ALDC6牌号等Al-Mg系合金。但是上述铝压铸材料因耐蚀性低劣,在扩大应用范围方面存在限制。为改善上述低劣的耐蚀性,虽然有利用物理性蒸镀法而在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涂层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真空设备等昂贵的附加设备,而且也难以重新利用。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法有将具有抗腐蚀性的元素的离子注入合金表面的离子注入法、在合金表面照射激光以在表面层形成亚稳定状态的激光退火法等,但因电子在离子注入深度上存在限制,因此存在若使用过程中离子注入层受损,则抗腐蚀性急剧下降的问题,而后者因在处理过程中产品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具有需要另外的机械加工的缺点。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压铸用铝合金,从而能够容易地以轻且耐久性优秀的铝合金来成型各种形状的产品,同时即使不经过产品表面的后续处理工艺,也具有比以往技术更优秀的耐蚀性。
据此,为了在纯铝中按照一定量来混合Si、Fe、Cu、Mn、Mg、Cr、Ni、Zn、Ti、Pb、Be、Co、Sn等多种合金元素,从而通过各成分特性,在维持铝合金的物性的同时,寻求轻且耐蚀性得到改善的方法,经本发明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发现了即使不经过如同以往的阳极氧化(anodizing)等另外表面处理过程,也具有相比于以往压铸铝合金而言耐蚀性得到改善,并可大幅减少成型件的重量的合金的组合及最佳组合比,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用铝合金,其使镁、硅、铁、锰、铜及钛与铝进行合成,从而无需另外的表面处理工艺也能够使耐蚀性得到改善。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同时要求产品的轻量化和高耐蚀性的电子或通信用仪器的压铸用铝合金。
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样态,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用铝合金,其包括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
另外,上述压铸用铝合金还可包括0.001-0.01重量%的且从由铍(Be)及钴(Co)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者。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压铸用铝合金制造的滤频器(外壳)。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蚀性得到改善的通信仪器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铸块制造步骤,上述铸块由镁(Mg)6-8.5重量%、硅(Si)4-6重量%、铁(Fe)0.4-0.8重量%、锰(Mn)0.2-0.5重量%、铜(Cu)0.01-0.1重量%、钛(Ti)0.05-0.15重量%及剩余量的铝(Al)构成;熔解步骤,将上述铸块熔解成熔融金属;及压铸步骤,利用压铸模具将上述熔融金属制作成成型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MW,未经株式会社KMW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