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压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9650.6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圭祐;谷本一洋;太田浩二;尾崎胜敏;大西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41/193 | 分类号: | H01L41/193;B29C55/04;H01L41/083;H01L41/27;H01L4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压电 | ||
高分子压电膜,其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万~100万的具有光学活性的螺旋手性高分子(A),对于所述高分子压电膜而言,利用DSC法得到的结晶度为20%~80%,利用微波透射型分子取向计测得的将基准厚度设定为50μm时的标准化分子取向MORc为3.5~15.0,利用在线膜厚计测得的表示膜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膜的厚度的关系的波形中,每1000mm膜宽的下述峰A的个数为20个以下。峰A:峰高为1.5μm以上,并且,峰斜率为0.00003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压电膜。
背景技术
作为压电材料,以往多使用作为陶瓷材料的PZT(PbZrO3-PbTiO3系固溶体),但由于PZT含有铅,因此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环境负担小且富有柔软性的高分子压电材料。
作为高分子压电材料,以尼龙11、聚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脲等为代表的极化型高分子、和以聚偏氟乙烯(β型)(PVDF)、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75/25)等为代表的强介电性高分子是已知的。
近年来,除了上述的高分子压电材料以外,聚乳酸等具有光学活性的脂肪族系聚酯的使用也受到关注。已知聚乳酸系高分子仅通过机械拉伸操作即可呈现出压电性。
具有光学活性的高分子中,例如,聚乳酸系高分子这样的高分子结晶的压电性是由存在于螺旋轴方向的C=O键的永久偶极子产生的。尤其是对于聚乳酸系高分子而言,侧链相对于主链的体积分数小,单位体积的永久偶极子的比例大,在具有螺旋手性的高分子中也可以说是理想的高分子。
仅通过拉伸处理即可呈现出压电性的聚乳酸系高分子不需要进行极化处理,且已知其压电系数在数年内不会减少。
如上所述,聚乳酸系高分子具有多种压电特性,因此,报道了各种使用聚乳酸的高分子压电材料。(例如参见文献1~4)。
文献1:日本特开平5-152638号公报
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3376号公报
文献3:日本特开2014-086703号公报
文献4:日本特开2014-027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使上述的高分子压电材料呈现出压电性,需要使分子链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取向。例如,在形成文献3中记载那样的沿纵向拉伸而成的单轴拉伸膜时,存在容易在与拉伸方向(分子链取向的方向)正交且与膜的主面平行的方向上产生厚度不均的倾向。对于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不呈现出压电性的螺旋手性高分子的双轴拉伸膜而言,由于以同等程度的倍率沿纵向及横向进行拉伸,因而厚度不均容易被缓和。然而,当产生厚度不均时,将在膜表面上产生波纹(waviness),因此,容易发生外观的恶化。为此,存在要求减少厚度不均的情况。
另一方面,文献4中提出了下述方案:若制成将多片沿相对于制膜方向倾斜的方向进行了拉伸的膜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则即使在以相同条件形成多片膜的情况下,层叠体的厚度不均、压电系数的偏差也降低。
然而,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们的研究,发现即使减少单层膜中同一膜面内的厚度不均,也存在单层膜的压电性的偏差未必降低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了高分子压电膜的厚度不均、压电性的偏差被降低了的高分子压电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课题的具体手段例如如下所述。
[1]高分子压电膜,其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万~100万的具有光学活性的螺旋手性高分子(A),
对于上述高分子压电膜而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罗库溴铵制剂
- 下一篇:新型美洛昔康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