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体安装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9812.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斯·约翰·帕克斯顿;菲利普·杰弗里·泰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十字(IP)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14 | 分类号: | B62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翔 |
地址: | 英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安装 | ||
一种载体安装件(3a,3b),该载体安装件用于支撑在婴儿车底架上的婴儿载体,所述安装件包括插槽件,所述插槽件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第一插槽(17)和第二插槽(19),两个插槽被配置为接收婴儿载体的相应形状的安装支柱。所述插槽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枢转,使得当所述载体安装件连接于婴儿车底架时,所述第一插槽(17)和所述第二插槽(19)分别能定位于接收位置,在该接收位置中,各自的插槽孔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婴儿车底架定位在适于接收婴儿载体的安装支柱的角度。当所述第二插槽(19)处于接收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插槽(17)相比,所述第二插槽(19)将婴儿载体支撑在婴儿车底架上的较高点。所述载体安装件还包括锁定机构(23),该锁定机构配置为能释放地将所述插槽件保持在各自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并且允许所述插槽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婴儿车底架上的婴儿载体(carrier)的安装件。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能够将单载体的婴儿车可逆地转换成双载体的婴儿车的安装件,所述单载体的婴儿车能够运输一个婴儿,所述双载体的婴儿车能够在单一“串联(in-line)”的婴儿车底架上运输两个婴儿。
背景技术
婴儿车用于运输婴儿,婴儿占据在婴儿车的载体中。这种婴儿车通常配置为载体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多种不同的载体类型(例如,汽车安全座椅、便携婴儿床等)可互换使用。
理想的婴儿车是在能够运输一个婴儿的单载体的婴儿车与能够运输两个婴儿的双载体的婴儿车之间能够可逆地转换。显然这样的功能提供了使用婴儿车的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在需要运输第二个婴儿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的婴儿车。这样的双载体的婴儿车可采用婴儿载体并排的方式布置,或者可替代地,婴儿载体可以以“串联(in-line)”的方式布置。
以“串联”的方式,是指两个载体相对于彼此布置为使得一个载体设置在另一载体的上方并偏离于另一载体,相对于婴儿车底架的对称平面,两个载体彼此中心对齐。
然而,通常这种转换需要额外的连接器和间隔器,以连接于婴儿车上的不同点。特别地,具体参考串联方式的婴儿车,为了容纳附加的婴儿座椅,通常需要采用间隔器提高现有载体的高度,以便在下方为附加载体腾出空间。此外,连接器必须设置在底架上的低处,以为要增加的附加载体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上述提到的缺陷。
根据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婴儿车底架上支撑婴儿载体的载体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插槽件,所述插槽件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两个插槽被配置为独立地接收婴儿载体的相应形状的安装支柱,
其中,所述插槽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枢转,使得当所述载体安装件连接于婴儿车底架时,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能够定位于接收位置,在该接收位置中,各自的插槽孔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婴儿车底架定位在适于接收婴儿载体的安装支柱的角度。
其中,当所述第二插槽处于其接收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插槽处于其接收位置相比,所述第二插槽相对于所述婴儿车底架垂直提升,这样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比,将所述婴儿载体支撑在所述婴儿车底架上的较高点。
其中,所述载体安装件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配置为能释放地将所述插槽件保持在各自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并且允许所述插槽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本发明的所述载体安装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以相对于所述婴儿车底架改变所述插槽件中所述插槽的垂直高度。由此当连接于婴儿车的底架时,所述载体安装件能够简单地通过枢转载体安装件调节支撑在所述婴儿车上的婴儿载体的垂直高度。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垂直高度的能力意味着,婴儿车的配置可以被调节以为附加婴儿载体定位在婴儿车上提供空间,而不需要另外的间隔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十字(IP)有限公司,未经银十字(IP)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