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中继装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0033.8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岳贵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891 | 分类号: | H04L12/891;H04L12/713;H04L12/717;H04L12/723;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通信 系统 中继 方法 | ||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发明基于并且要求于2014年11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25080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中继装置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以集中方式控制中继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布置该控制装置的集中控制型通信系统;和中继装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PTL 1和NPL 1公开了包括转发分组的分组转发装置、和通过控制分组转发装置的分组转发来控制分组通信路径的路径控制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在PTL 1中,当分组转发装置接收到针对其未存储分组转发规则的分组时,分组转发装置请求路径控制装置生成分组转发规则。在接收到请求时,路径控制装置在分组转发装置中生成并设定分组转发规则。
PTL2公开了在ATM(异步传输模式)网络中分离地执行呼叫设定和连接设定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示例。PTL 2中的维护中心包括网络配置数据库,并且向独立节点通知目的地节点号码和输出路径号码。当接收到这些号码时,伴随输出路径号码,独立节点将目的地节点号码作为路径信息登记在路径信息表中。以这种方式,在由维护中心管理的所有节点之间设定直接路径,并且源节点通过相应的直接路径在目的地节点上执行呼叫设定。
PTL 3公开了一种网络中继装置,其具有以防当响应于来自接收终端的请求形成传输路由时的故障,预先形成备份路由的功能。通过此功能,当故障实际发生时,传输路由可以及时切换到备份路由。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特开公布No.JP2011-101245A
PTL 2:日本专利特开公布No.JP2004-80434A
PTL 3:日本专利特开公布No.H05-268254A
非专利文献
NPL 1:Nick McKeown和其他七位,“OpenFlow:实现校园网络创新(OpenFlow: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在线],[2014年10月9日搜索],互联网<URL:http://archive.openflow.org/documents/openflow-wp-latest.pdf>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本发明进行了以下的分析。例如,需要用于连接节点的点对点连接。在点对点通信中,需要实现带宽保证、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这里,将假设通过使用PTL 1或NPL 1中的集中控制型通信系统来实现点对点通信。第一个问题是,当在控制装置(对应于PTL 1中的路径控制装置)和中继装置(对应于PTL 1中的分组转发装置)之间发生故障时,不能开始新的通信。这是因为由于中继装置不能通知控制装置任何分组,所以不可能设定任何分组转发规则。
第二个问题是,控制装置需要等待请求来自中继装置的分组转发规则,还要实现冗余或执行负载分配。此外,由于控制装置在每个通信单元(流)中将分组转发规则设定在各个中继装置中,所以可以同时执行的通信数量限于可以在中继装置中注册的分组转发规则的数量(限于流量表的大小)。因此,也不可能实现必要的冗余或负载分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中控制型通信系统、控制装置和中继装置控制方法,其可以有助于丰富实现点对点通信的组件。
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其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第一中继装置,该第一中继装置与第一外部中继装置形成干线,并且控制装置连接到第二中继装置,第二中继装置连接到第一中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且被布置在执行点对点通信的目的地装置[和第一中继装置]之间,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第一中继装置和第二中继装置的组件;用于接收关于点对点通信的配置的请求的组件,所述请求包括关于点对点通信的端点信息;以及用于在点对点通信发生之前,基于关于点对点通信的端点信息和第一外部中继装置的分组分配规则来确定点对点通信的路径、并且在所述路径上的所述第一中继装置和第二中继装置中为使用所述干线的所述点对点通信设定分组转发规则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