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2036.5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A·科内泽维奇;J·罗塞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8 | 分类号: | F16F9/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置部 阻尼阀 靠外的 阀盘 阻尼阀体 中轴线 穿流 减振器 靠内的 排出口 闭合 彼此连接 阻尼介质 进入口 遮盖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1),其包括阻尼阀体,该阻尼阀体具有穿过阻尼阀体的、针对不同穿流方向的分开的穿通通道(3;4),其中,分别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3;4)以相对于阻尼阀(1)的中轴线(A)相同的径向间距来实施,并且其中,穿通通道(3;4)分别将用于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进入口(5;6)和至少一个排出口(7;8)连接,其中,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3;4)的排出口(7;8)经由槽(9)彼此连接,其中,槽(9)由至少一个阀盘(10)遮盖并且由至少一个环形的、关于阻尼阀的中轴线(A)径向靠内的连接部(16)和至少一个环形的、关于阻尼阀(1)的中轴线(A)径向靠外的连接部(11)在径向上限定边界,其中,径向靠内的连接部(16)和径向靠外的连接部(11)分别形成用于阀盘(10)的不间断的靠置部并且分别实施为闭合的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径向靠外的连接部(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区段(12),在第一区段中,靠置部设计为用于阀盘(10)的面靠置部,并且其中,径向靠外的连接部(1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区段(13),在第二区段中,靠置部设计为用于阀盘(10)的线靠置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的减振器中,阻尼介质由于悬架运动通过阻尼阀被挤出来。在此,阻尼阀通常包括针对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穿流方向的至少一个穿通通道,该穿通通道将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和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彼此连接。在此,排出开口被阀盘遮盖,阀盘在阻尼介质穿流过穿通通道时被阻尼介质稍稍抬起。由于在阀盘的上升运动期间的突然的压力均衡,出现所谓的敲打噪音,其可能被机动车的乘客认为是不舒适的。
由DE 10 2010 040 458 A1已知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其包括阻尼阀体,阻尼阀体具有穿过阻尼阀体的、针对不同穿流方向的分开的穿通通道。穿通通道分别将用于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进入口和至少一个排出口连接。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的排出口经由实施为圆形的槽彼此连接,其中,槽由至少一个阀盘遮盖并且由恒定宽度的至少一个径向靠外的连接部在径向上限定边界,该连接部形成用于阀盘的不间断的靠置面并且实施为闭合的环。在DE 10 2010 040 558 A1中,噪音问题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分别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以相对于阻尼阀的中轴线的不同的径向间距来实施。通过穿通通道相对于阻尼阀的中轴线的间距实施为不同,尤其实现的是,阀盘不是在其整个周缘上同时抬起,而是在通过与中轴线的最大间距限定的部位处比阀盘其余部分更早抬起。通过更早打开阀盘可以实现的是,突然的压力均衡在较早的时间点进行,在该时间点,要均衡的压力差比在可比的前序类型的阻尼阀的情况下更小。
然而由于具有恒定宽度的靠置面,在这样的阻尼阀中,很小的液体量就已经可以导致的是,阀盘在阀座上“固定粘连”,并且在很低的绝对压力下,很低的压力差因此不足以使阀盘运动。由于前序类型的减振器通常使用液态的阻尼介质,或应用至少一种润滑剂,因此上述的粘连效应无法被排除。粘连效应妨碍了阀盘的尽可能早的打开。
DE 21 09 398 C3同样描述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
其包括阻尼阀体,阻尼阀体具有多个穿过阻尼阀体的、针对不同穿流方向的分开的穿通通道。分别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以相对于阻尼阀的中轴线相同的径向间距来实施,并且分别将用于阻尼介质的进入口和排出口连接。针对一个穿流方向的穿通通道的排出口经由槽彼此连接,其中,槽由至少一个阀盘遮盖并且由至少一个径向靠外的连接部在径向上限定边界,该连接部形成用于阀盘的不间断的靠置面并且实施为闭合的环。
由根据DE 21 09 398 C3的结构方案,靠置面的不均匀宽度的形式导致粘连效应,其对阀盘的打开特性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进一步改进前序类型的阻尼阀,克服已知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2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球接头的布置位置的方法
- 下一篇:液压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