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排气特征的流体导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3011.7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苏珊·麦康奈尔·蒙塔尔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迷你迈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5 | 分类号: | A61M5/145;A61M5/158;A61M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排气 特征 流体 导管 组件 | ||
本文公开了用于递送药物流体的流体导管组件和相关流体递送系统。所述流体导管组件包括具有容纳所述药物流体的内部容积的捕获腔室。所述流体导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内部容积流体连通的入口,所述捕获腔室的第一出口排布,和所述捕获腔室的第二出口排布。所述第一出口排布适于液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而抑制气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所述第二出口排布适于气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而抑制液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
本PCT申请要求2014年11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US14/553,766的权益和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用于将药物流体递送至用户身体的流体输注设备。更加具体而言,本文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涉及在药物流体流道中使用捕获腔室。
背景技术
根据现代医学技术,一些疾病或病症可通过在整个时间段内以连续的方式或以特定的次数或以特定时间间隔将药物流体或其他物质递送至患者身体进行治疗。例如,糖尿病通常通过以合适的次数将限定量的胰岛素递送至患者来进行治疗。向患者提供胰岛素治疗的一些常用模式包括通过人工操作的注射器或胰岛素笔递送胰岛素。其他现代系统采用可编程的流体输注设备(例如,连续胰岛素输注设备,例如,胰岛素泵)将控制量的胰岛素或其他药物递送至患者。
适于用作胰岛素泵的流体输注设备可以是外部设备或可植入设备,所述可植入设备通过手术方式植入患者体内。外部流体输注设备包括设计为在通常固定场所(例如,医院或诊所)使用的设备和配置为非固定或便携使用(待由患者携带)的设备。外部流体输注设备可建立从流体储液器经由例如合适的中空管至患者的流体流道。所述中空管可与中空的流体递送针连接,该中空的流体递送针被设计为刺穿患者的皮肤以向身体递送输注流体。可选地,所述中空管可通过套管或微针套件直接与患者身体连接。
理想的是,在将流体递送至患者之前减少药物流体中的气泡的量。小的气泡可能在储液器填充操作过程中被引入药物流体中,例如,当使用注射器从小瓶填充流体储液器时。气泡还可在温度或高度发生变化时产生。虽然已指示患者减少来自填充的储液器的空气,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微小的气泡。
因此,本领域亟需设计为减轻药物流体流道中的气泡的影响的组件、系统或部件。而且,其他理想的特征和特性将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和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结合附图和前述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的描述变得明显。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用于递送水性药物流体的流体导管组件。所述流体导管组件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容纳药物流体的内部容积的捕获腔室。所述流体导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内部容积流体连通的入口,所述捕获腔室的第一出口排布和所述捕获腔室的第二出口排布。所述第一出口排布调节液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并且抑制气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所述第二出口排布调节气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并且抑制液体从所述内部容积中流出。
所述入口可包括位于所述捕获腔室的第一壁上的孔,并且所述第一出口排布和所述第二出口排布可包括位于所述腔室的第二壁上的孔,所述第二壁优选地为与所述入口孔所在的壁相对的壁。为了实现对气体或药物流体所要求的选择性,流体递送系统可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出口排布的孔和第二出口排布的孔的膜,覆盖所述第一出口排布的孔(药物流体出口)的膜包括亲水性材料,覆盖所述第二出口排布的孔(通气孔)的膜包括疏水性材料。基于所述膜允许液体流过还是允许气体流过,该膜可以是两种不同的膜。可选地,可使用具有选择性涂覆区域以使该区域为亲水性或疏水性的单一膜。通常,所述第二出口排布可包括以围绕所述第一出口排布的模式排布的多个通气孔。在典型的排布中,入口与第一出口排布沿轴向对齐。这向药物流体给出了直流通道。覆盖第一出口排布的孔和第二出口排布的孔的膜的具体简便布置是膜包括第一出口排布中的碟片或补丁材料(即,所述膜覆盖液体出口)以及覆盖第二出口排布的孔的单独的环状材料(即,所述膜覆盖气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迷你迈德公司,未经美敦力迷你迈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